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反贼父亲,从淮南第三叛开始 » 第五十四章:送粮

第五十四章:送粮

    但贾充在知道这个情况后,并不着急去进攻,贾充在等他们自行溃散。

    果然,就在全静撤走后,那些留下的吴军将士都慌了,自乱阵脚,嚷嚷着也想回去。

    可把文钦气坏了,留下的吴军本就不多了。

    丁奉手上兵力很少,不足两千。

    但丁奉这会的心思也不在战斗上,也跑到了怎么除掉孙綝这上面去了。

    现在,还在淮北的诸葛诞和吴军联军,各怀心思,正儿八经想打的也就是陆抗和文钦了,其他人都各有心思,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击即溃。

    蒋班眼见这边情况不利,就把军心涣散的消息传达给了诸葛诞。

    诸葛诞在听完,觉得确实不不咋滴,心想要不还是撤回来?

    但诸葛诞想了想觉得不行,很快就否决这个想法。

    他好不容易才从淮水以南打到了淮水以北,再撤回来,这不相当于之前的硬仗白打了,人也白死了吗?

    诸葛诞立即回信给,蒋班、文钦、陆抗、唐咨、丁奉等人,说自己会给他们运送粮食,人手不够也可增兵,只有一点,千万要守住淮北营寨,不可退守。

    诸葛诞的回信很快就被陆抗、文钦等人看到了,他们对此的态度是暂时不撤。

    主要这还是在陆抗的劝说下,才达成了这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诸葛诞那边也没闲着,而是去找全怿,想要说服全怿再派兵去北岸。

    但···

    没用。

    不管诸葛诞说什么话,好话坏话都说了,全怿就是不听。

    诸葛诞无奈,只得自己分一部分兵力去淮水以北增援。

    淮南战场的局势对诸葛诞来说,很不利。

    这点,诸葛诞本人也知道。

    但他也很无奈。

    话分两头。

    与此同时的颖川郡,局势就很明朗。

    汝南郡余下几座城实在是联络不到外援,纷纷献城投降。

    他们城中粮食其实还有不少,投降纯粹是觉得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钟毓一一派兵接管,那些个投降的县令们则是被钟毓派人押送回了长社。

    各地守军钟毓则是把他们打乱分编,还有一些降兵,则是送回了颍川。

    如此一来,汝南郡占据了。

    速度很快。

    等消息传到长社、降兵送回时,已经是六天后了。

    诸葛启得知这一情况后,乐的嘴角上扬,满怀喜悦,抑制不住。

    只不过目前还需要要善后,因为钟毓人手不多,东面几个城,暂时没去接管。

    现在还说不准他们到底是真心投降,还是诈降。

    在还未完全接管之前,都还需谨慎。

    这话钟毓也在信中嘱咐诸葛启了。

    诸葛启没有因为喜悦而冲昏头脑,高兴一会后,就恢复如常了。

    诸葛启给诸葛去了一封信,而后就把目光看向了阳城,重心自然也放到了北面。

    ···

    又过几天,这个消息传回了京师。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司马昭居然没有暴怒,因为司马昭已经放弃汝南郡了。

    对此他是丝毫不感到意外,但心中的愤怒肯定是有的。

    只是司马昭压制住了。

    这件事既已传回,就不可能只有司马昭一个人知道,反正世家们全都知道了。

    钟徽偷着乐。

    陈泰、荀霬若有所思,在思考这司马昭到底行不行。

    陈泰是陈群之子。

    羊祜询问叔母如何看此事,辛宪英言语中皆有赞赏诸葛启之意。

    还有不少人都和陈泰、荀霬二人一样,都在想这司马昭到底行不行啊?

    本来淮南第二叛司马师处理的就很好,陈泰等世家人都觉得司马家大势已成,已经无法撼动了。

    起初也并不觉得诸葛诞能成,但现在嘛···

    局势就有点不明朗了。

    司马昭的接连决策失败,加上现在,颖川和汝南两郡皆失。

    也不得不让一些世家,开始犹豫,和考虑到底是只压司马家,还是暗中协助诸葛家。

    陈泰就是在想这件事。

    荀霬现在还好说,毕竟荀恺已经在诸葛启麾下做事了。

    陈泰思索再三,写信送回了颍川。

    他们家在颍川也有人住,但都是不怎么重要的人,陈泰写信回去,是想让还在颍川的陈氏人,送些粮食给诸葛启,算是示个好。

    ……

    五天后,在长社的诸葛启正在忧虑阳城王基之时,李途急匆匆跑来汇报说:“公子,城外来了一队人马。”

    诸葛启一愣,还以为是敌人,倏地站起身:“怎么回事?”

    “公子你别急,不是敌人,他们说是来送粮食的,我们…要不要开城门?”

    诸葛启听到这话,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疑惑了。

    诸葛启站在原地思索半天,也没想到到底是谁送来的粮食。

    诸葛启实在想不到,便和李途去到城墙上,只见城外确实有一队人马,人不少,粮食也很多。

    诸葛启询问后才得知他们是从许昌来的陈家人。

    诸葛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颍川陈氏。

    陈群的后人。

    诸葛启并没有主动去和陈氏联系,更没想到他们居然会主动送来粮食。

    粮食现在诸葛启虽然不缺,但他手上的这些也吃不了几天,陈氏送粮,对诸葛启来说犹如雪中送炭,可以解决往后缺粮的烦恼。

    诸葛启也是立马开城门,亲自去见了陈氏负责人,诸葛启从交谈中得知,这个亲自来运送粮食的人竟然是陈泰的儿子,不过是庶出。

    诸葛启立马邀请陈桓回到住处,闲谈之余从陈桓口中知道,送粮是陈泰的意思。

    诸葛启在送陈桓离开后,也忍不住思索起了陈泰的用意。

    陈泰的用意还是很好想到的,诸葛启很快就猜测到,陈泰这是害怕诸葛诞真推翻了司马昭,送粮食来是在两边下注。

    但对诸葛启来说,管他是不是两边下注,反正自己是确确实实的得到了好处,无所谓。

    诸葛启对陈桓很好,隔天就又去亲自拜访了一趟。

    陈桓对诸葛启···不,应该说陈桓对人都很谦逊,一看就是儒雅之人。

    这种人和其他都很奢侈的世家子弟比起来,简直就算异类。

    虽然魏国此时的奢侈之风没有西晋那么严重,但也已经开始往那方面发展了,王恺就是。

    陈桓在长社没多停留,两天后就回去了。

    诸葛启也是立马分配粮食。

    翌日,钟毓带军返回。

    钟毓是扫清了各地,确定没有隐患后,方才撤回的。

    ···

    同一时间,诸葛诞也已经收到了诸葛启的回信。

    诸葛启回信给诸葛诞,第一是告诉他们颍川方面的局势,第二就是要援军。

    诸葛启清楚写着一句话:汝南已克,地盘太大,兵力太少,外强中干,容易出问题,求援军。

    诸葛诞自然也知道自己人太少哪怕是打下了三个郡,也不稳定。

    可诸葛诞也没兵力送去,就在昨天,他还派五千人渡河去了北岸的营寨。

    诸葛诞现在很头疼,同样是在昨天,全怿带着人撤到寿春南。

    吴军现在已经乱了,诸葛诞实在抽不出人手去帮诸葛启。

    若非如此,诸葛诞没理由不去管这个他最喜欢且‘类我’的儿子。

    诸葛诞现在是维系住绝不能让刚推进的战线再被反推回来。

    另一边,诸葛诞还在不断派人去联络在大后方的孙綝,向孙綝陈述了全怿的所作所为。

    这是焦彝给诸葛诞出的招,既然他们管不住全怿,那就让更有实力的人去管。

    而这个更有实力的人就是孙綝。

    诸葛诞觉得可行,就同意了焦彝的谏言。

    ···

    孙綝这边。

    诸葛诞的书信是昨天出发的,今天孙綝就见到了。

    书信上的内容,诸葛诞言辞诚恳,字里行间对孙綝很是推崇。

    孙綝看完,很高兴。

    哈哈大笑道:“还是诸葛君侯懂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