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千里的姻缘一线牵 » 第十九章 赶路

第十九章 赶路

    “有什么我能做的?”

    秦泽兰看了看手头上的东西,也不客气地指挥起谢允安,“那麻烦子遇哥哥帮忙搬几块大石头回来吧。”

    垒个简单的灶出来弄点热食,这样谢伯母估计能有胃口多吃两口。

    抓了半把米放进陶罐里,稍微用水淘洗一遍就可以了,淘米水也是好东西,用一个空罐子装起来,之后用来洗脸或者洗头都可以。

    把淘洗好的米放些水然后把陶罐架在石头灶上升火煮起来。

    “我回去拿两个鸡蛋过来,子遇哥哥你看好火哦。”

    谢允安却拒绝道:“兰兰,我这还有些肉干,煮个肉粥也行的。”

    “不行的,肉干还是油腻了些,伯母估计会想吃点清淡的,我攒了不少鸡蛋的,放心吧。”

    看着小姑娘认真的神色,明白她不喜欢继续推辞,谢允安才无可奈何地同意,“那好吧。”

    两家的驴车停得不远,一抬眼就能看到。

    “怎么那么久才回来?”

    秦蒲抬头看到是女儿回来了,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询问:“是有什么事耽搁了吗?”

    张望了一下周围,两个哥哥坐在另一架车里闭着眼靠着包袱堆里半躺着,许是睡着了。

    去车里拿出一张薄被小心地给两个哥哥盖上。

    虽然这天不冷,可睡着了还是盖上被子好一些。

    “娘呢?”

    放好瓦罐,秦蒲坐在车辕上倚靠着车厢壁,“在里头睡着了,这几天你娘都没这么睡过,怎么了?”

    “没事,谢家伯母病了,说是累着了……爹,你也进里头歇会呗,我就回来拿两个鸡蛋,还得过去一趟。”

    听说了这事秦蒲也有些歇不下去了,跳下车辕说道:“那严不严重啊?我也过去看看去。”

    秦泽兰拉住她爹阻止道:“没事儿,找周伯看过了,说是好好歇着就没事了,现在谢伯父陪着溜弯呢,喏,在那边。”

    随着女儿示意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谢家夫妻俩,两人有说有笑的,谢乐瑶那小姑娘遥遥地缀在身后。

    终究没再说什么,重新坐上车辕,“那好吧,我就不过去了。”

    他不是那么不知趣的人,人家夫妻俩说说笑笑的他过去干什么呢。

    这时秦泽兰从车厢里壁上摸出两个鸡蛋,拿上就准备过去,“爹,那我过去啦,待会就回来了,你歇着吧。”

    “好。”

    不再多说什么,目送女儿走远了他才半眯着眼靠着车厢昏昏欲睡,没办法,两个儿子也睡着了,周围空旷旷的家当可不能没人看着。

    到了谢家驴车停靠的地方时,瓦罐里煮的粥已经开始冒出小泡泡了。

    “子遇哥哥,你去找两个碗过来。”

    “好。”

    很快就拿来了两个碗,秦泽兰每个碗都磕个鸡蛋进去,拿起筷子把蛋黄和蛋白打散,“像这样。”

    很简单,谢允安应了声“好”就拿起另一个碗就开始搅拌起来。

    蛋液打好,撒上些细盐搅拌均匀就好了,弄好这些粥也煮好了,揭开盖子就闻到一股浓郁的米香味。

    用勺子把滚烫的米粥和米汤一块舀进装着鸡蛋液的碗里,一盛好立刻用筷子把碗里的粥和鸡蛋液拌匀开来。

    鸡蛋液在米粥的高温下烫熟了,有些和米粒都粘在一起了,蛋香和米香混合,倒是让谢允安有点再吃一点的冲动。

    不过那也只是冲动罢了,现在粮食都是要省着吃的,能吃个五六分饱就算不错了。

    “兰兰,你的手艺可真好。”谢允安夸赞道。

    “没有啦,我还不及我娘的一半。”

    看了看黄白黄白二色的鸡蛋粥,其实若能撒上些葱花上去会更香,也更好看,不过现在能吃的菜难得着呢。

    望了一眼还在溜弯的谢家夫妻俩,秦泽兰转头对谢允安说道:“子遇哥哥,我去喊伯父伯母他们回来。”

    “我去吧,这里你看着,太香了我怕我忍不住。”

    说完站起身向父母的方向走去。

    不一会,四个人就回到了这里。

    “你们回来啦,都弄好了,伯母你们先吃着,我先回去了。”

    看到人已经回来了,秦泽兰也就把火堆弄熄了。

    “忙了那么久,留下来吃点东西吧。”谢夫人拉着人不放,劝说道。

    “伯母不用如此客气,我来之前就吃过了,你们先吃着,我得去换我爹歇息一会。”

    这样一说,谢家也不好不放人了,便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你今晚的晚食可要过来吃哦,不然伯母可不放你回去。”

    秦泽兰好笑地点头应允道:“好,那今晚就麻烦伯母你们了。”

    “不麻烦不麻烦,到时候记得来啊。”

    得到应允的谢夫人喜不自胜,打定主意不让这小姑娘有推托的可能,到时候就让允安这孩子去喊人过来好了。

    秦泽兰丝毫不知谢夫人心里作下的决定,回到自家的车驾跟前看到爹正坐在车辕上打盹就一阵心酸又好笑。

    “爹爹。”

    秦蒲被叫醒,看到是自家女儿便轻声问道:“怎么了兰兰?”

    “爹你进去车里睡会吧,这里我守着就好。”

    秦蒲却拒绝地摆摆手道:“不了不了,你进车里睡会吧,我刚才打了个盹,现在精神些了。”

    秦泽兰丝毫不听他的,推着自家爹爹进车厢,“进去歇会吧,我又不会驾车,路上再歇也成。”

    一想也是这样,秦蒲才没再继续拒绝,只说道:“那好吧,有事叫我啊。”

    终于赶得爹爹去歇息了,一时无聊,想着做点针线活儿吧,可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还是放弃了,虽然同行的人都是书院里多少也知道自己不是男娃,可穿着男装拈针竖线,看着还是有点奇怪的吧。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车队重新开始上路,大家都是不约而同地选择走路—因为那些拉车的驴子太过瘦弱,总让人担心它们会不堪重负。

    当然,年纪小的孩子们还是不作什么要求的。

    忙活了一早上的秦泽兰也在其中,她正卧在车内呼呼大睡呢。

    不过白天也睡不了多长时间,才睡了半个时辰就醒来了。

    坐起身来,车厢里微微摇晃着向前行驶着,她爬到门帘处,掀开布帘看到爹爹正牵着驴子往前走着。

    “爹。”

    一直注意着周围的秦蒲立刻注意到了女儿的喊声,回过头看到掀起门帘的女儿,扬起笑容说道:“兰兰你醒啦。”

    秦泽兰看了看车驾缓慢的速度,想了想就直接跳了下来,然后立刻走到一边。

    跟在车边走的叶婉婉恰好看到这一幕,吓了一跳,直到女儿笑着走到她身边才好笑又好气地拉着女儿拍打了几下,“怎么还这么皮?”

    说完还有些庆幸地想着:好在订了亲,倒是少了一份烦恼。

    被娘亲拍打的秦泽兰却不以为意,反正她又不疼,倒是娘在拍过她后神色好了一点,她也就无所谓了。

    大家伙儿的余粮都不多了,也就省去了午食,到了中午车队也就停了半个时辰让驴子歇歇吃点草料,走累了的人也找处干净的地儿一块坐下歇歇说说话。

    好不容易有了大家一起坐下说话的机会,有些话痨的谢乐瑶就忍不住了,开口问道:“咱们这是打算去哪里落脚?”

    被问及这个,谢山长便说道:“既然说到这个了我也想问问你们大家的意思,我原本是打算去克州府看看,若情况尚好就暂时停留下来,咱们此次一起离开临虞镇已是难得的缘分了,若是其他人有更好的去处也无妨。”

    他看了看听完这番话后沉思的众人,拨了拨烧着水的火堆,垂下眼睑不再说话。

    “不管怎么说,我们一家子是要和你们谢家同行的,都相处了十多年的老友了。”

    秦蒲哈哈大笑,取下火堆上的陶罐给每个人倒上热水,“这世道乱了,有能交心的人不容易,不管怎么说,人多总归是安心些。”

    起码不用担心会被人背后捅刀子嘛。

    “我和周老弟也是这个意思,去哪对我们两个老家伙来说都一样。”

    都一把老骨头了,也没什么野心和追求了,只谢家和秦家这两家人也是好相处的,干脆就结伴而行吧。

    现在只剩下几个无父无母也跟着离开的学子还没有表态了,还不等谢山长继续说什么,几个年轻人相视一眼后,下定决心地说道:“山长,几位先生,我们也跟着你们一起走。”

    “对,我们也不离开。”

    “没错。”

    “山长,别赶我们走。”

    谢山长眨了眨有些湿润了的眼睛,声音沙哑地说道:“多谢你们,多谢你们对谢某的信任。”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样的时机对那些有野心的人来说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可这些个年轻人却还甘愿跟随着他们,而没有选择另谋高就,也是难能可贵了。

    看了看几个年轻学子,又看了看自家儿子和秦家的两个儿郎,谢山长说道:“既如此,那咱们去江南杭城如何?”

    “江南杭城?”秦江蓠惊呼道:“那里可有几千里了呀?”

    路途遥远,太平年还好,如今只怕是乱得很,他们这队老弱妇孺都有,怕是难得很哪。

    秦家两兄弟看了看母亲和妹妹,有些忧虑:怎么才能护住她们呢?

    谢山长也知道这一路估计不好过,不过他如此选择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江南素来有鱼米之乡、粮仓之称,如今天下大旱,去了哪里都没法安生,还不如博这一把。”

    饿肚子的人那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

    廪仓足则知礼仪,想必到了那里这些年轻人会有更多机会去大展身手。

    叶婉婉对这提议倒是挺赞成,她娘家就在岭南,前两年叶家老夫妇就带着一家子回了岭南老家定居,若是他们此番能到杭城落脚,她就有机会回娘家看看了,如今也不知道爹娘如何了。

    作为丈夫的秦蒲也大约明白妻子的心结,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背。

    等征求大家伙意见的时候秦家夫妻俩同意了,看到爹娘同意,三个孩子自然也跟随着父母同意。

    几个年轻学子对去哪没什么意见,表示都听山长听的,谢家几人自然也是听一家之主的。

    去往江南杭城的事宜就这样定下来了。

    车队一路行到傍晚,负责带路的镖头对附近可以过夜的地方自是十分清楚的,众人紧赶慢赶地来到一处山洞,这才停了下来。

    山洞挺大,这么多人进了山洞还有许多宽阔的地儿,其中两个年轻学子跟着武师出去捡柴了,也顺便找找有什么能吃的。

    剩下的壮年男子则跟在熟悉地形的镖头后头去取水。

    剩下的老人和妇孺则留下生火做些吃的。

    秦泽兰帮娘亲做好吃食后,还就着火堆煮了一盆子鱼汤。

    鱼汤是用的腌好晒干的鱼干煮的,倒是不用放调味的盐了,撒些切碎的蒜叶后煮上一会就好了,咸香中带着蒜香,还挺勾人食欲的。

    盛出一半后,她跟娘亲说了一声后就端着过去谢家那边。

    她之前答应谢伯母会过去吃晚食,但也不好空手过去,就添个菜拿过去吧。

    谢家那边只有谢乐瑶在守着火堆煮着稀饭,看到小姐妹过来了一扫之前怏怏的样子,兴奋地放下烧火棍迎了上去。

    “哎呀,来就来了怎么还带东西?今晚我可煮了许多稀饭,管够。”

    秦泽兰围绕着谢乐瑶打量着,惊叹着:“瑶姐姐穿起男装竟如此俊俏。”

    白衣胜雪,娇俏灵动。

    “尽会说好听话来哄我,你穿着更好看啊。”

    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她当真这么觉得的,秦泽兰脸型精致,眉目间更有几分英气,穿着女装时还不显,但现在换上了男装就遮掩不住了,若是不开口说话,妥妥地就是一位俊逸的小公子。

    秦泽兰不知小姐妹心里所想,笑了笑后从善如流地应道:“那好,那咱们就是两个风格迥异的美男子吧。”

    小姐妹好看,可她也好看啊,干脆就承认下来好了。

    被她这话逗得止不住笑的谢乐瑶只能隔空用手指点了点对方。

    她倒是想说话,可笑得说不出话来了。

    好不容易才止住笑,暗暗揉了揉笑得有些隐隐作痛的肚子,缓了缓正准备开口时却被突然来人打断了。

    “两位……”来人斟酌了一番,似是有些拿不准如何称呼她们,他知道这是两个姑娘,虽说没怎么说过话,可同在书院也是见过几面的。

    踌躇一番后,似是拿定了主意,才开口继续说道:“两位小公子,我刚打了水回来,你们先拿去用吧。”

    他是山长和几位先生们此番带出来的几个学子中的一个,感念山长和先生们一直以来的恩德,见山长家和秦先生家的男人外出了,他们也就自发地轮流承担起照看大家伙的行李和家眷责任。

    现在看到山长家开始准备晚食了,担心她们需要用水,也就鼓起勇气过来询问。

    秦泽兰和谢乐瑶两人都有些惊讶,但对上对面的小公子有些忐忑的神色时还是柔和地拒绝了。

    “我们的水够用了,你拿回去用吧,多谢哥哥的好意了。”

    对方拒绝了,这名学子也就作罢,摆摆手道:“不用道谢,我都没帮上忙,若有其他需要可到那边找我们。”

    说完指了指山洞中其余几个年轻学子聚集的角落。

    秦泽兰看了看那处,有两个少年人正学着她们堆了个简陋的灶正准备生火,听到动静后抬头对上她看过去的眼神后腼腆地颔首致意后,低下头继续忙活了。

    “好,那就先谢过几位哥哥了。”

    再次被道谢的小郎君不自在地看了秦泽兰一眼,看到对方亮晶晶的含笑明眸,不知怎的,竟有股莫名羞涩的意味涌上心头。

    慌忙低下头遮掩住自己有些热的脸颊,“不…不用谢,我先回去了。”

    正背着一大捆柴火回来的谢允安恰好看到这一幕,视线在少年微红的脸上停留了一瞬后,微眯了眯眼,开口打破了这莫名令人恼火的氛围。

    “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