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一百八十六章·采风使见闻录

第一百八十六章·采风使见闻录

    鲁定公十五年,夏六月。

    炎炎夏日,在扁鹊的到来,姬龄特意为扁鹊先生提高医馆、药圃,以《黄帝内经》为条件,让扁鹊留在垣邑医馆行医。

    与此同时,采风使在卫地依然绕了两圈的再次回到郑卫交界时,他发现这里的领主竟然不同与如何一个领主,他不仅组织了亭卒驱赶野兽使其不危害庄稼,同时要告诫各地贵族,切勿举行大规模田猎妨害作物。

    这期间,他自然就注意到了乡闾小集市上的新变化。

    不同于郑城、秦里、晋国因为治所转移而日益繁荣的大市肆,这些在他所见的“亭市”、“里市”,这些完全是因为百姓们在特定的日子里,约定俗成、自发聚集,而形成的场所。

    市集一旦形成,周围几十里的民众都会被吸引过来,在此买卖货物、互通有无。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虽然号称男耕女织,理论上一家农户可以达到自给自足。

    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但事实上,交换却永远无法避免。

    就比如说,陶罐、釜等炊具或生活必须用品,不是每个里闾都能生产土陶的,各种工匠的活计各有专精,本来就不可能边耕作边干,所以必须外出交换。

    而且人必须吃盐,这东西在齐国对鲁、曹、卫等国实行禁盐策的时候,甚至要到城邑里才能买到。

    因为食盐不足,不少民众似乎都饥羸也不少,耕作无力,常吃土盐又容易腹泻,这让曹卫等国也很是头疼。

    所幸这里贵族“卫大夫”很有手段,从吴国、莒国甚至是晋国的魏氏安邑运来了盐,顿时如春雨滋润,这里的盐价稳定了下来,正常的食盐得以供应流通。

    只不过每个亭都要根据人口进行限量供应,如此一来,也顺便将迟迟不能理清的里闾人口一口气统计了。

    采风使在这里听到,百姓们曾在市集、山野、耕作时高歌赞叹,说自己的国家没有贤人,但是苍天垂涎,为他们将下一位麒麟君子,在他治理下,我们的谷仓日益满了,耕牛也渐渐壮硕,麻衣也能让他们活到冬天,使得天下安宁的人啊!不就在这里吗?

    这是何等高的评价,以至于采风使暗暗将这首诗记了下来,并开始在这里开始调查,到底这位“麒麟君子”是不是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

    采风使本以为这受诗只在郑国流传,却不想连庞大的晋国都人传唱,为了考究是何地的诗歌,采风使特意前往晋国去一探究竟。

    可来到晋国以后,他又发现,这诗歌的起源来自于郑国延津,等他回到郑国,来到延津时,他便敏感地发觉了,延津市集上交换时零星的齐刀币,卫布币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圆形方孔的平安新钱。

    “这是何人所铸的新币,内方外圆,倒是暗合天圆地方。”

    采风使不懂量入为出,但即便是屁股一直坐在农人一边的他,也已经意识到当今诸侯的钱币并不适应交换。

    例如:有时富裕的士为了买一头牛,要背上成斗的“贝币”或者“仿贝”到市场上去。

    支付时的计算也很麻烦,买更贵重的东西呢,携带“贝币”的数量恐怕要肩挑,车推才能支付。

    这就造成了流通秩序的混乱,这种单一的低面值的货币制度在也维持不下去了,而一直依靠齐国刀币或卫国贝币也不是常法,所以新的货币势在必行。

    货币的变动带来了新的交换方式,采风使注意到,不少延津城内的养蚕女就捧着一枚枚平安大小钱,想从粮商、农人处换取粮食。

    新的平安钱,由于中间有一个方孔,很是方便人们用绳子串连起来。

    采风使长期在各国民间采风,所以对于各国的情况都有所了解,各国钱币混乱,像齐国刀币、卫国布币、楚国蚁鼻钱等,除此之外各贵族也私下各自铸造钱币,更是加剧了货币混乱,汇率波动大。

    不知是不是受城邑里的商贾耳渲目染,邑内的人比外郭郊区的人圆滑,而外郭郊区的人又比里闾的农人圆滑,所以讨价还价上,农人永远说不过养蚕女们。

    “一石十钱以前就是这样的”

    养蚕女一口咬定要以从前齐国刀币换取粮食的比例来交易。

    想要以粮换钱,再以钱换器具的农人挠了挠满是稻草和粟壳的头,打算同意了,然而这交易却被一旁巡视过来的亭长制止。

    “亭寺里自有金布律,齐刀币官府从此不予接受,按照重量。一刀币兑换新铸的大钱二,小钱十,一担粟米卖二十大钱、亦或是一百五铢钱最合适,大夫重农,汝等休要欺瞒!扰乱市场!”

    采风使见此情景,这才松了口气,看来这位“大夫”是一位仁慈善良之辈。

    他心里也算了笔账,若是按照这亭长所言,一家食粮,月一石半,五口之家终岁食粟九十石。

    不事农事的一户人家,需要一千八百钱才能吃饱,延津城大约有四千户人家,有九成的农户,剩下一成,也得五十万钱才勉强够用,但想来这位大夫府库里的铜、锡、铅够铸造那么多么算了算了,当然这不是他该关心的。

    “更改币制,是君主有足够的权势和信誉,姬氏子有强大的武力,还挟着在兵事上大胜郑人之威,所以不缺权势。而信誉,我听说他之前就做过借力于民的事情,颇得庶民人心。”

    “所以即便对新币的出现再怀疑。一听说是姬氏子以成文法规定的法定货币,大多数人就用之不疑,甚至愿意将自己手里的齐国刀币、卫国布币拿去交换殊不知,这姬龄真是个爱民且雄心壮志之人。齐刀融后可以铸造三枚平安大钱,他却只换给人两枚,这期间不知道攫取了多少利润,铸钱牟利,亏他想得出来”

    范康子把玩着手里的平安大小钱币,揣测姬龄的险恶用心,心里却冷笑不止。

    PS:抱歉,章节出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