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三百八十二章·奴隶市集

第三百八十二章·奴隶市集

    贵族们失败是必然的。

    就算腐朽的贵族们能打败姬龄,可他们终究会被历史淘汰。

    姬龄的火麟军战力在这个世界,堪称最强,虽然姬龄没有孙子这种军神、兵法祖师般的指挥将领,可火麟军的整体的战力,却远超吴军、楚军。

    姬龄在吴国拜访孙武的那段时间,他已经摸底了解到吴军的战力,可以说,吴军的实力之强,全在孙武和吴国国力,若没有孙武和深厚国力,吴军终将成为历史。

    现如今,吴王阖闾已经死了,骄狂的夫差会击败越国,完成对越国勾践的复仇,可在击败越国之后,姬龄知道,吴国在无内忧外患的太平环境下,很快便会陷入沉迷享乐、安于享乐,最终吴国的国力会日益衰退,甚至被昔日的手下败将击败,灭掉其国。

    姬龄击败了士卿联军,他借此士卿们送上的大好机会,一举将不愿服从自己、阳奉阴违的士大夫、卿大夫们统统打入大牢,并抄家、废其封地,收缴私兵。

    姬龄屠刀着实吓着了不少人,光是洛阳大牢中就关押了不下数百人,连同家眷一时之间高达一千多人。

    周太史甚至在他的史简记载道:“王二十三年,夏六月,士人不满王子龄政,王子龄与士人相战于街,士人聚兵四万,王子龄调兵两万,士卿不敌,氓隶反相击,士人大败,伤一千余,卒五千,王子龄伤五百,卒近千人;事后,王子龄问罪,囚数百人,牵涉逾千。”

    有人劝谏姬龄说,士卿虽多有悖逆,可祖上大多为王室立下功劳,且其中不乏宗亲,不应杀伐过甚。

    姬龄以事关重大,且为谋逆大罪,不可徇私枉法,此事当交予天子、大司寇判断,他不好插手。

    不过他会上奏言明,只诛首恶,参与、被蛊惑者,只废私兵,不夺官爵、封邑,但牵扯人数太多,必要细致核查,最好能有实证,要不然国人势必觉得国法形同虚设。

    前来求情的,大多都是人精,他们哪里不懂姬龄的险恶用心,无非是让想急于脱身者,彼此攀咬。

    如此一来,此后士卿们要想在相互串联,起兵造反,就会出于这件事情的经验教训,不会出头。

    再者,往后的士卿们难保不会彼此留个心眼,信任在难以建议。

    姬龄深知政治斗争的可怕,也明白废除‘世卿世禄’的事情,不是光举起屠刀就能解决的,在这个时代士卿仍是主要官吏的来源。

    虽然造纸术已经成熟,但眼下要想普及,仍有难度,而且在未统一华夏之前,姬龄并不打算将造纸术扩散到诸国,毕竟各国存在着自己的历史、文字、习俗,如果用‘纸’来传播诸国文化,可能会造成后期各国文化难以统一。

    哪怕强如秦始皇,他也只是在文字上统一华夏,各国在私下,依旧以自己的文化为主,要不然怎么还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论调在楚人之中传播。

    果然在得姬龄的‘暗示’后,被关押的士卿们,纷纷上奏天子,言称自己是受奸贼蛊惑,听信谗言,这才举兵,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姬驹、姬维、姬恤、姬无归为首的人谋划的,自己只是误信了贼人而已。

    有人开了这头,后面自然有人纷纷效仿,国朝之中,就连指责姬龄残暴不仁、屠戮宗亲的人,也开始转变方向,大骂姬驹等人,无君无父,甚至私底下藏用天子六簋的事情也捅了出来。

    不过姬龄并没有这些闲心看士卿们彼此内讧,他只是让卫启将士卿们的奏折收录好,一一摆列,然后互爆罪行程度分好,等到自己有空了再看。

    姬龄早已与姬铎等亲信事先拟好名单,凡是有实力,并且参与这件事情的士卿,就算能免除一死,他的封地、私兵都要被姬龄收回国家。

    上卿被废私兵,下卿被废封地,大夫被废封地、私兵,其中实力强悍者,则是被降爵贬官,命其回食邑反省过错。

    这件事起初声势浩大,却在早早之中结束,从士卿聚兵叛乱,到姬龄调兵平叛,再到最后审问、定罪、处罚,不过短短十日便被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就周老太史、老子在听闻后,无不惊叹姬龄及他治下人才反应处置之快。

    在以冉求为首的幕僚之中,除了新人卫启格外出色,顾邕、胡协、司马衍中、钟离东春、秦仲等人更是立下不小的功劳。

    按照姬龄的命令,他们将出仕担任各邑的县令,将在宗周内成为第一批‘县官’。

    洛阳西城的集市,人影丛动。

    这里是洛阳骡马牛羊和天下最大的奴隶交易的中心,姬龄看着来来往往的各种人群觉得稀奇。

    秦仲早年在秦国、中原游学时见过洛阳西城的景象,自然知道那些让自家主上觉得稀奇的人是何种出身。

    “主上,那些披头散发,脖颈上戴着狼牙的人是来自秦国的义渠人”秦仲指着一群拿着套马杆的彪悍人物给姬龄介绍着。

    姬龄点了点头,心中却想后世关于义渠人的一些记载。义渠在先秦古籍上记载的很少,原因嘛,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服周礼,史官们很是鄙视,所以选择性的遗忘掉了。还有就是这个义渠在秦庄襄王(大魔王)的剿灭下,融入到秦国之中,从历史上消失了。

    义渠人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又不实行土葬,在《墨子》一书曾记载义渠人死后实行火葬制度,这也是他们没有文史留下的原因之一。

    义渠人建国的历史很早,最早应该可追寻到商时期,这个时候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邦国而是方国。义渠部落十分的强悍,曾经打的鬼方不敢南下,打的周人部落东迁,被迫和炎帝余脉姜姓部落合流,联合起来抵抗。文献记载姜太公曾派南宫适去义渠求和,共同东进,伐商。

    义渠人(羌戎一支)身在秦国西北,是秦国的大后方之国,国力一直十分的强横,它被完全覆灭周礼化是在秦昭王宣太后执政时期。

    姬龄想到这里看向这些被插上草标义渠奴隶的眼神变了,心中暗道,义渠人可是自己将来制衡秦国的一大法宝,如今遇到了倒是要和他们靠近靠近。

    姬龄走向一个十分彪悍的浓眉大眼的秦人面前,问道:“这位货主,敢问你的奴隶可是来自义渠?”

    那帮秦国奴隶正在卖牛马听到姬龄的话后,回头一看,见姬龄身着气势雍容华贵,知道来头不小,当下那领头的用瘪嘴的雅言道:“尊贵的公子,我们的奴隶的确来自义渠,不知您是想要多少个义渠奴隶呢?”

    “我家中颇有牛马,需要懂得养牛马的奴隶,你这里有多少义渠奴隶,我都买了。”

    “尊贵的公子,您真是我的贵人,小人这里有近二十个义渠奴隶,敢问您都要吗?”

    “要了,不过价钱,你可得便宜点,公子您放心,您是我等的大主顾,小的自然会便宜的,您看十头耕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