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徒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41章 燧发枪面世

第41章 燧发枪面世

    这时,徐浪把准备好的一袋定装火药拿了出来,交给孙承宗:

    “孙阁老,试试这个吧。”

    这一幕,让现场众人,都是瞪大了眼睛。

    火药颗粒化!燧发装置!定装火药!

    全部齐活!

    这一下,甚至让毕懋康,徐光启,孙元化等人,有点失落。

    感情研制的工作根本就不需要他们。

    他们过来只是做个见证啊。

    在往后的燧发枪生产中,他们最多也只是做个监工而已。

    但是孙承宗可没有想那么多。

    他接过用纸包好的定装火药,再次驾轻就熟的,给这支燧发枪,装填上。

    不待徐浪说明,孙承宗自己又往药池里,倒了一些发射药。

    这个过程,其实和火绳枪并无二致。

    随后,孙承宗拿着燧发枪,上前两步,对准了一百五十步外的一棵树。

    轻轻扣动扳机。

    嘭!

    噗噗噗……

    再次准确的命中了目标。而且,在树干上留下了巨大的杀伤。

    有了定装火药,那就要考量一下射击的速度了。

    于是孙承宗又接连装填,发射了三枪。

    三枪全部命中目标,而且威力惊人。

    随后,孙承宗对着两百步外的目标,再次试射了三枪。

    发现仍然可以造成可观的杀伤!

    “军国利器啊!”

    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操作,孙承宗突然捶胸顿足,仰天大叫。

    火绳枪三十息能打出一发,是快的了,一般士兵,都要五六十息的时间,才可以完成一发子弹的发射。

    但是燧发枪丝滑流畅的射击操作,射速比火绳枪快了一倍都不止!

    “此等神器,仙师何不早点拿出来!”

    此刻,孙承宗心中,充满了深深地痛惜。

    “如果萨尔浒之战中,辽沈之战中,我大明军队能够装备这样的利器,又何至于败给建奴!”

    闻言,现场众人,皆是黯然。

    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两大战役的落败,让大明彻底丧失了对辽东地区的控制。

    军事上,惨重的伤亡,巨大的损耗,也让大明从主动进攻,陷入了被动防守的劣势。

    这两战,可以说是国运之战,两战过后,大明和建奴双方的攻守优劣之势,顿时逆转。

    崇祯心中更加惋惜:

    “只怪徒儿没有早点来拜会师父!”

    否则,大明的局势,何至于糜烂至此。

    “有燧发枪,就能打赢那两场大战吗?”

    然而此时,徐浪却发出了无情的嘲讽。

    “再厉害的兵器,交到一群蠢猪的手里,也打不了胜仗吧!”

    在萨尔浒和辽沈两场大战中,大明军队的火器,其实是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的。

    之所以会战败,主要还是因为人祸!

    军官普遍吃空饷,辽东号称二十几万军队,但是实际数量十万都不到。

    松弛的军备军纪,即使是仅有几万的军队,也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再加上指挥官的无能。

    面对上升期的建奴,不败才怪呢。

    说实话,以大明那样的军队,即使是配备了燧发枪,面对建奴,仍然是一群待宰的猪羊!

    但是,徐浪说出的实话,一下子戳痛了孙承宗的心窝子。

    “你……安敢如此轻蔑我大明的军队!”

    在这个事情上,徐浪不给孙承宗留任何的情面:

    “孙阁老,别自欺欺人了!”

    “萨尔浒之战落败,是武器的原因吗?”

    实际上,在萨尔浒之战中,大明军队的火器,是全面领先于建奴的。

    敌人在三百步外,胆小如鼠的大明火枪兵,就射光了枪中的子弹。胡乱打一枪,转身就跑,把自己的后背卖给建奴。

    这样的军队素质,就是给他们装备AK47也打不了胜仗啊。

    “……”

    众人再次默然。

    “……”

    虽然很不愿意,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徐浪说的是实情。

    “徐大人,毕大人,生产燧发枪的事情,以后就交给两位大人了。”

    徐浪也不想揪着别人的伤疤不放,转移话题道。

    徐光启立即应答:

    “没问题。”

    督造火器,徐光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先前,徐光启就多次仿造督造过泰西火器。

    毕懋康的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

    “仙师放心,我们一定给你造出大明最好的火枪。”

    崇祯和孙承宗的脸色,也终于缓和了下来。

    现在腾骧四卫已经初步练出来了。

    纪律严明的军队,加上犀利的火器,战胜建奴,收复辽东不再是空谈。

    崇祯想到腾骧四卫,突然有点得意:

    “师父,腾骧四卫现在已经初具战斗力了。皇帝说,想邀请仙师有空的话,过去看看。”

    怎么说,这个事情,他都是有参与其中的,崇祯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徐浪摆摆手:

    “不必了。”

    腾骧四卫是皇帝亲军,自己去检阅?算怎么回事呢。

    卢象升,孙传庭等人的能力,徐浪还是信得过的。

    历史上,他们仅凭自己,就练出了明末最强军的“天熊军”和“秦兵”。

    现在再加上徐浪传授的现代化练兵之法。

    没有理由练不出强军。

    “也罢。”

    看到徐浪如此的态度,崇祯也不好勉强。

    孙元化此时提出了他心心念念的一个事情:

    “仙师,你一直在说火枪,有没有办法改进一下火炮?”

    相对于火枪,孙元化研究的重点,更加侧重于火炮。

    闻言,所有人,尤其是徐光启,薄珏,焦勖,都齐刷刷的看向了徐浪。

    要知道,火炮更加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徐浪淡淡一笑:

    “火炮车间已经在筹备之中了。”

    “但是这个是急不来。因为铸造火炮还要牵涉到钢铁铸造,要等炼钢厂也建起来,铸造火炮才能提上日程。”

    徐浪将当前的进展,简单的向众人介绍了一下。

    “普通钢材在原产地锻造即可,但是铸炮的特种钢材,将运来兵工厂这里完成。”

    “锰钢?锰钢是什么东西?”

    听完徐浪的话语,孙元化不禁发问。

    因为锰钢,这样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是不存在的。

    当前,铸炮要么用铜,要么用铁,或者是铜铁两层复合。

    “这种材料可以铸炮?”

    其他人的心中,都是充满了疑惑。

    满怀期待的看着徐浪。

    徐浪解释道:

    “锰钢是一种合金钢,比普通钢坚韧十倍!”

    “锰钢不但可以拿来铸枪铸炮,还可以拿来打造刀剑。”

    “这么说吧,普通钢材,在锰钢的面前,就是渣渣。”

    “……”

    崇祯大喜:

    “师父,那岂不是说,用锰钢铸造出来的火炮,威力是以前火炮的十倍!”

    徐浪微微点头:

    “差不多吧。”

    “威力远胜泰西的红夷大炮,那是一定的。”

    受限于黑火药的威力,说锰钢炮的威力可以提高十倍有点夸张,但是提高好几倍,是不成问题的。

    “太好了!那师父你快点炼钢铸炮啊!”

    在高宇顺的报告中,崇祯已经了解到,徐浪在筹备建造钢铁厂。

    但是他真的不知道,师父可以练出锰钢这样的好东西。

    徐浪对着崇祯的脑门,虚弹了一下手指:

    “都说了急不来。”

    看着这一幕,孙承宗,徐光启,等人,都不由低下了头。

    大不敬啊!

    如果在别的场合,这绝对是杀头的大不敬之罪。

    但是皇帝既然主动做仙师的徒儿,仙师赏他一个脑瓜崩,却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只苦了他们这些做臣子的。

    半晌之后。

    孙元化才抬起头,急切的问道: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开始铸炮?”

    听徐浪说,可以铸造出威力远胜红夷大炮的新型火炮,孙元化心中抑制不住的激动。

    徐浪道:

    “再过几天吧。钢铁厂前期工作,差不多完成了。”

    “孙大人,没什么事的话,我建议你们就住在这儿吧。活齐了我们就可以第一时间开始铸炮。”

    徐光启现在是工部尚书,公务繁忙无法住在这里,但是孙元化,毕懋康,薄珏,焦勖四人,天生就是为了研制火器而生。

    徐浪直接建议他们常驻兵工厂。

    孙元化想都不想,立即答应了下来:

    “那当然了。”

    住的府邸也有了,不住下来怎么能尽快铸造出新型火炮?

    毕懋康,薄珏,焦勖,三人也都是心思比较纯粹的技术人员,就一门心思的,想要造枪造炮,当即也表示了同意。

    “再给你们看样东西。”

    “造火枪造火炮,都是非常费时费力的活儿,短时间内,不可能大规模装备军队。”

    说着,徐浪从陈列架上,拿出来一把长弓。

    没错,这就是徐浪让工匠仿制的英格兰长弓。

    热兵器不够,只能用冷兵器来凑了。

    “我来试试吧。”

    薄珏这个时候主动站了出来。

    孙承宗,徐光启,毕懋康等人,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

    当然不能让他们来拉弓射箭。

    徐浪于是把弓和箭,一起交给了薄珏。

    对着一百五十步外的树干,薄珏拉满弓,一箭射了出去。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之中。

    箭矢急如流星般的,没入了远处的树干之中。

    薄珏对着一百八十步的目标,又射了一箭。

    发现仍能准确命中目标,只是这一次,箭头只是勉强扎入了树干中,威力有所下降。

    见状,众人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给我看看。”

    这一下,再一次震撼到了孙承宗。

    一般弓箭的有效射程,只有一百步,“百步穿杨”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现在徐浪拿出来的这种长弓,有效射程显然在一百五十步以上!刚才是平射,如果采取抛射的话,射程估计可以达到三百步!

    薄珏恭恭敬敬的,将长弓递给了孙承宗。

    在这位四朝元老的面前,他薄珏就是一个毛小孩。

    实际上薄珏此刻的心中,仍然充斥着难以置信。

    他一个默默无闻的,屡试不第的穷秀才,竟然有机会和孙承宗,徐光启,这样的阁臣级的高官,一起研制火器!

    “孙阁老,给!”

    孙承宗接过长弓,仔细的端详。

    发现长弓和大明军队此时配备的制式弓,大为不同。

    制式弓,是一种复合弓,它用牛角牛筋丝胶漆等,多种材料复合制成。弓身长度是三尺。

    但是手中的长弓,竟然仅仅只是使用榆木一种木材!弓身长度更加是达到了五尺以上!

    “敢问仙师,制造一把这样的弓,费时多久?”

    徐浪微微一笑:

    “制造一把这样的长弓,熟练工匠一个时辰就可以完成!”

    “……”

    “轰!”

    听到徐浪的回答,众人先是愕然。

    随即一阵轰然!

    在场的不是武器专家,也对武器有充分的了解。

    他们都很清楚,由于材料的种种限制,要制造出一把成品的复合弓,耗时往往在两年以上。

    在他们的估计中,他们原本以为,杀伤力如此惊人的长弓,制造周期也定是十分漫长。

    他们万万没想到,制造如此利器,竟然是唾手可得!

    “仙师此言当真?”

    孙承宗难以置信的反问。

    如此这般,这种大杀器,岂不是可以快速大规模的装备大明军队!

    徐浪点头:

    “当然是真的。”

    “不过,拉开这种弓,需要极强的臂力。一般士兵根本拉不开。”

    徐浪很明白孙承宗的心思。

    “装备军队,只能强中选强,成立长弓特种兵。”

    得益于自己坚持不懈的健身,徐浪是可以拉开长弓的。

    薄珏年轻且身强体壮,也可以拉开。

    像孙承宗徐光启这样的老年人,根本不可能拉得动。

    果然,孙承宗不信邪的拉了一下,结果,只是拉开了一小半。

    “很好!”

    但是孙承宗仍然大喜。

    “辽人善骑射!要是将这种长弓,装备到关宁军中,建奴必定闻风丧胆!”

    崇祯,徐光启,孙元化等人,也都是欣喜不已。

    如此杀器,装备九边军队,蒙古人,女真人,恐怕轻易不敢入侵了吧!

    “孙阁老太过一厢情愿了。”

    徐浪本来不想说关宁军,但是此时孙承宗主动提起,徐浪忍不住出言嘲讽。

    “关宁军坑队友,更甚于抗击建奴吧?”

    浑河之战中,如果不是关宁军见死不救,戚家军和白杆兵又怎会被建奴各个击破,几乎全军覆没?

    “给这样的军队,准备再好的武器,又有什么用!”

    “朝廷对关宁军,还不够好吗?但是关宁军是怎么对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