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岁月长河归来,我为太孙 » 第5章 先君臣,后父子

第5章 先君臣,后父子

    朱允熥深呼一口气,只感觉压力巨大。

    从重生归来,到此时此刻,满打满算还不到半个时辰,根本没有精心准备的时间。

    错过了太子下葬,等于动了皇帝逆鳞,再加上长此以往的废物形象,劣势远比预估的还要大一些。

    因此必须尽快把这个窟窿堵上,不能给吕氏母子煽风点火的机会,以免陡生更大的变数。

    总而言之,首先保证自己“不出局”,其次才有机会绝地求生!

    否则,等下个月敲定了皇太孙的人选,便再没了顺位继承的可能!

    见他半天也不开口,朱元璋忍不住蹙眉,失望之色溢于言表:

    “怎么?”

    “一点头绪也没?”

    朱允熥抬起头来,不显慌乱,应对自如:

    “禀皇爷爷,孙儿倒是有一些浅薄的想法,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咱这皇帝说话不管用了?让你说,你就说。”

    朱元璋逐渐没了耐心。

    与此同时,另一旁的朱允炆死盯着对面,眉宇间充满了不屑。

    “是……”舔了下干裂的嘴唇,朱允熥直起腰杆,向上挽好孝服的袖子,不慌不忙地道:

    “自父亲薨逝的数月以来,孙儿一直都在闭门苦思,想要帮父亲完成最后的心愿,更想要替父亲尽最后的孝心……

    奈何能力有限,始终没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直至今早上,父亲起灵时,孙儿瞻仰到父亲的遗容,豁然开朗,一通百通,激动之余却又难以抑制悲痛,这才给朱家蒙了羞,让皇爷爷丢尽了颜面。”

    “孙儿罪该万死。”

    朱允熥深知,必要的解释一定得有。

    皇帝可以不问,他却不能不讲,事先都解释清楚了,总比事后被问起,更加主动。

    更何况,天下谁不知,洪武皇帝的疑心病?

    怀疑的种子埋下,就不好往外拔了!

    顿了顿,对于朱元璋的不为所动,他也没感到意外,直接进入正题:

    “皇爷爷,孙儿愚钝,早间才后知后觉……”

    “关于父亲的遗愿,孙儿办不得,也没法去办。”

    “孙儿没那个身份!”

    此言一出,原本还紧绷的朱允炆,瞬间便轻松了下来。

    竟以为窝囊废开窍了……说到底,还是为了给自己脱罪!

    讲这些屁话,你糊弄鬼呢!

    莫非真把皇帝当成了老糊涂不成?

    “三弟啊,你对父亲的孝心,大家全都看见了,不必解释这些东西,你看,皇爷爷不也没有责罚你嘛……”

    朱允炆露出温婉的笑意,轻声安抚着:

    “咱们兄弟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不让皇爷爷操心,至于这些国家大事,轮不到咱们来指点江山。

    你能这样想是最好的,咱们确实没有身份涉足太多,父亲不在了,皇爷爷还在。”

    “你说呢,三弟?”

    此刻,他也想开了,犯不上逞一时口舌之快。

    自己什么身份,对方什么身份?

    等回宫以后,再收拾这个废物!

    对于身后飘来的阴阳怪气,朱允熥全然不予理会。

    只是凝视着面前端坐之人,不急不缓,静待指示。

    少顷,朱元璋指尖轻敲案牍,意味深长地笑出了声:

    “盯着咱看干嘛?你二哥问你呢。”

    “回皇爷爷的话,孙儿私以为,二哥所言非也。”

    朱允熥低眉道:

    “父亲生前常教导,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父慈子孝,可平万难。

    故此,父亲的一生都在以身作则,全力为皇爷爷排忧解难。

    父亲亦是如此,孙儿更当如此,并非不信任皇爷爷,而是真心疼皇爷爷,想为皇爷爷分忧,仅此而已!”

    听了这一番真情实意的话,朱元璋畅快地靠回椅背上,笑眼盈盈地点头:

    “你这混小子,还算有长进,把你爹说过的话,全都记在心里了。”

    “没错,你爹说得对,咱当年几次面对生死决策,若不是你奶奶,以及你爹的助力,怕是早就一蹶不振了,哪还有如今的大明朝?”

    “家人永远是最可靠的后盾,孤家寡人,屁也不是!”

    朱元璋瞥了眼一旁,如遭雷击的朱允炆,长了张嘴,欲言又止。

    收回目光,他摆手示意道:

    “孝心可嘉,你爹没白教你,继续,为何说自己没有身份?

    当儿子的想给亲爹尽孝,难道不是天经地义?

    这个身份还不够么?”

    “皇爷爷过誉了,孙儿愧不敢当……”朱允熥说完公式化的谦辞,而后步步为营:

    “作为儿子,我自是有权利、有义务、有身份,替父亲来完成心愿……”

    “可是,作为臣子,我却不能把一国之君,架在火上烤!”

    “孙儿……不愿看皇爷爷难过!”

    说罢,朱允熥双膝落下,行了一个跪拜大礼。

    举手投足,皆是敬意。

    御案后的朱元璋怔住了,不远处的朱允炆瞪大了眼睛,此刻看弟弟的眼神都不对了。

    强烈的危机感,霎时油然而生。

    还不等他想出怎样加入话题,朱元璋低沉的嗓音先响了,根本没给他插嘴的机会。

    “起来说!”

    “这是何出此言?”

    待到急切的追问声落下,朱允熥缓缓站起身来,落落大方,拱手谢恩。

    “因为迁都,父皇薨了;因为迁都,朝廷乱了;因为迁都……皇爷爷体会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万箭穿心之痛!”

    “故此,我想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就势必会伤害到皇爷爷您,孙儿不想再让您触景生情,您为了大明,为了朱家,已经太累了!”

    朱允熥挤出一抹苦笑,无比心酸:

    “完成遗愿,父亲或许会高兴,但若让您痛苦难过,父亲一定不会高兴!”

    “穿上这身孝服,我是儿子;脱下这身孝服,我是臣子……”

    “而正所谓,先君臣后父子!”

    “孙儿不得以,只能委屈了父亲,以保大明安稳渡过这动荡时期!”

    说到这,朱允熥目光炯炯,朗声继续:

    “所以,孙儿不可能上疏,向皇爷爷表达见解!”

    “大明国都,不迁也罢!

    “孙儿擅作主张,请皇爷爷恕罪!”

    声如洪钟,余音绕梁,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