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万吏 » 第九十五章 中秋再会

第九十五章 中秋再会

    万历十五年,中秋。

    仝羽茶馆。

    万历十五年的中秋对陕西的一众百姓来说无疑是难熬的,从年初旱到了此时,基本可以宣告今年又是一个颗粒无收的荒年。

    佟正钊这时才发现自己作为穿越者有多幸运,佟秉元虽是一个没有晋升前途的胥吏,却足以将一家都安全地寄生在公门之中,安安稳稳地受大明体制的庇护。

    因此佟正钊不但没有饿肚子,反而在这饥馑之年还能保持他布尔乔亚式的生活习惯。

    他每天一样地晨起跑步,一样地读书看邸报,一样地对中式饮食中的油、面、辣子挑三拣四。

    当然,他现在每餐饭都会记得帮佟正则拉风箱,也渐渐学会了怎样从水位看上去只有牛眼大小的土井里打水。

    虽然他还是不愿骑驴,但偶尔空闲的时候,也会去山坡上打些草来,和麦子皮一起剁碎了喂驴。

    在邸报上读到西安府富平县的老百姓饿得只能去山上“采石而食”的时候,佟正钊仍然觉得那是另一个时空的故事。

    甚至连朱谊漶都在感叹“孙都堂真是替陕西百姓说了话”的时候,佟正钊还在真真切切地疑惑着,只听说过石头烧烤,这石头也能用来充饥吗?

    佟正钊就是这样格格不入的人,他的疑惑、优越感和挑三拣四并非代表他不善良。

    只是他的上辈子注定了他的人格,他的挑挑拣拣,他的西式政治正确,这辈子想改也着实是十分困难了。

    好在旱年饥荒也为佟正钊衍生出了另一个相对正面的副作用。

    因为荒得实在厉害,中秋的宗族团聚缩减为祭月这一项,祭祀之前和之后的吃喝赏灯都取消了。

    本来佟正钊只是乐得清闲,他原就对这种农村宗族聚会十分反感。

    只是在中秋节的前一天,佟秉清在县衙接到封信,信是范明写来要求见面汇报情况的。

    信中的语气仍是一如既往得谦卑,和气得仿佛范明身上的粗布衣料。

    但这信只比信中的约定日期提早一天寄来,显然没有给佟正钊和佟秉清回绝的余地。

    因此这会儿佟正钊和佟秉清坐在茶馆中,不免就有些犯嘀咕。

    尤其是佟正钊,他心里的不安比佟秉清更甚,根据他的现代记忆,万历十五年的大明和日本还算风平浪静,理应不会出现甚么十万火急的情况。

    要说有甚么意外……

    佟正钊有些焦虑地想,难道是因为自己让本该去和建州女真做生意的范明转向了倭国,这才出现了连穿越者都难以预料的蝴蝶效应?

    暮色四合,佟秉清喝了口面前的饮子,率先开口道,

    “现在都甚么时辰了?不知赶不赶得上晚上的祭月。”

    佟正钊转头瞟了眼天色,回道,

    “应是赶得上的。”

    佟秉清笑了一声,道,

    “范明那家伙,不知他葫芦里卖的甚么药,二侄儿,一会儿他来了,你别开口,教我先问一问他。”

    佟正钊点了点头,道,

    “不过我想范掌柜不是会轻易失信的人。”

    佟秉清笑了笑,转而说起其他话题,

    “今年是可惜,因为荒年,府城里的灯会都没了,听说整个西安府,单是秦王府里点了灯,二侄儿可见着了吗?”

    佟正钊摇了摇头,道,

    “中秋么,秦王给我放了假。”

    佟秉清又笑了一声,道,

    “二侄儿,我倒不是单可惜那灯会,我是为你可惜啊,人家在王府里点灯、赏月、折桂花、饮桂花酒,你倒好,大节下的忙着替人家同爷们盘算生意。”

    佟正钊知道佟秉清话里说的是薛文贞,自从敲定了编书事宜之后,朱谊漶虽然对范明生意的干预放松了一些,但也愈发有了借口召见薛氏兄妹。

    佟秉清见佟正钊不语,不由继续说道,

    “那有没有灯会差得远了,当年我同你二婶,就是在府城灯会上猜谜认识的,那会儿热热闹闹的,大姑娘小媳妇都不避嫌,大家说说笑笑的也容易。”

    佟正钊回道,

    “想说笑还不容易?咱们这儿的姑娘,除了裹脚裹得实在紧的,在整个大明来说都算是避嫌避得少了的罢?”

    佟秉清道,

    “不光是说笑,那说笑里头得有心思,闺女们的心思和咱们爷们不一样,要没甚么名目给她们遮掩遮掩,她们可说不出那些情啊爱啊的心里话。”

    佟正钊道,

    “二叔,行了,这有没有情爱,说不说得出来,都是她们姑娘自己的选择,咱们就别硬拗着要人家说了。”

    佟秉清叹气道,

    “我这不还是为你着想吗?明年你可就十九了。”

    佟正钊道,

    “十九咋的了?一个人活不到十九那叫英年早逝。”

    佟秉清道,

    “那我不还是瞧你爹着急吗?”

    佟正钊道,

    “这事儿它急不来。”

    佟秉清仍是劝道,

    “那薛姑娘多好,你竟偏不要。”

    佟正钊道,

    “这要不要的也不全在我。”

    佟秉清继续道,

    “现在朝廷正严整吏治,查处冤案,为了赈灾,抚按官还要来各个州县视察,我和你爹这十几天都紧张得不得了。”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二叔也就年前那点能耐了,现在要你二叔再去给你‘逮’一个戚家军之后,你二叔可是逮不来了。”

    佟秉清这番三观颠倒的话反倒让佟正钊不好意思起来。

    佟秉清绝不是个好人,他坏的那部分十分广泛,好的那部分却十分狭窄。

    可当一个坏人,把仅有的、有限的那部分好全部倾注于一人身上时,即使这受倾注之人是个好人,也不免有些为那有限部分的好而感动。

    “二叔您也太操心了。”

    佟正钊道,

    “这长安县的县衙谁不服您,您还怕上头的人来查吗?”

    佟秉清笑了一下,道,

    “得亏前几个月我和你爹就想办法把县里的预备仓填满了,否则现在上头那一来人,看到知县老爷一点准备没有,那不得出大事?”

    佟正钊附和道,

    “那是。”

    佟秉清继续道,

    “所以说啊,这做好事儿得摆在明面上做,被该看的人看在眼里,你这好才算是真的。”

    “譬如就说这回赈灾罢,要是前几个月,朝廷从南京调来赈灾粮的时候,我和你爹就一分不剩地把粮全发下去了,那知县老爷能知道咱们能干?朝廷会知道知县老爷运筹有方?”

    佟正钊应道,

    “可不是嘛。”

    佟秉清道,

    “所以你对薛氏兄妹的好,也要摆到明面上来。”

    佟正钊道,

    “我这还不够明显的吗?戚家军那去一次倭国每人就能拿二两银子的待遇可是我在秦王那儿敲定的。”

    佟秉清“哎呀”一声,道,

    “这还算明面呀?人家即便拿了这钱,也会认为那钱是他们自己辛苦挣的。”

    佟正钊问道,

    “那二叔你说,我还要怎么‘明面’,才算‘明面’得够了呢?”

    佟秉清开始出主意道,

    “你看了这么多书,就不能给人家薛姑娘写写情书啥的?你帮你三弟做了这么多顿饭,就不能给人家薛姑娘送点儿吃的去?”

    佟正钊道,

    “人家不看重这个。”

    佟秉清反问道,

    “你咋知道人家不看重这个呢?”

    佟正钊这时心里对薛文贞就有些轻视。

    他想,要我写情书,我肯定就写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但是这里的人能看懂莎士比亚吗?

    “我感觉她不看重这个。”

    这句话的语气有些突兀,乍听上去,那话里的意思好像不是在说“这里的人能看懂莎士比亚吗”,而是“这里的人也配看莎士比亚”?

    佟秉清何等聪明,他闻言沉默片刻,不禁开口问道,

    “二侄儿,你就这点不好,人家普普通通一闺女,也没招你也没惹你,你怎么就总瞧不起人家呢?”

    佟正钊仍是那句万年不变的回绝之辞,

    “我哪儿瞧不起薛姑娘了?早说了是我配不上她嘛。”

    佟秉清问道,

    “那你说罢,你觉得啥样的人你配得上?”

    佟正钊不吭声了,他意识到用莎士比亚不能作为匹配程度的衡量标准的,这对古代女性太不公平了。

    佟秉清道,

    “难道英吉利女王你才觉得配得上?”

    佟正钊心道,要不是历史上的伊丽莎白一世终生未婚,以“童贞女王”之称闻名古今中外,我还真想坐了船去英国碰碰运气。

    “这事儿我也说不清。”

    佟正钊模棱两可地道,

    “估计遇上了就知道了。”

    佟秉清“呵呵”一笑,道,

    “行了,我也不问你了,这事儿自有你爹去操心。”

    佟秉清又端起碗来喝了口饮子,清清喉咙道,

    “说正经的罢,秦王的书编得怎么样了?”

    佟正钊点了下头,道,

    “我看过了,编得还行。”

    佟秉清道,

    “农民能看懂吗?”

    佟正钊道,

    “应该能,本来这匠书就不是文绉绉的,我后来还改了一些生僻词,照理说,现在这书是只要识了字就能看懂。”

    佟秉清笑道,

    “那就好。”

    佟正钊道,

    “现在的问题是书院招生。”

    佟正钊抬头看向佟秉清道,

    “二叔,这书院招生可要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