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驱逐舰回明末 » 第106章 走海路?

第106章 走海路?

    走海路,找船下海,从海上横渡渤海,回到辽东半岛。

    这个想法相当大胆,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是这样。

    不说别的,就现在,山海关西侧的渤海海面上,就盘踞着大量东海义军的战船。

    东海义军的战船貌似比东海义军的陆军部队还要可怕。

    他们的炮火威力更大,而且很多船不使用船帆,似乎和东海义军的战车一样,使用燃料燃烧,然后就能让船开起来,速度也飞快。

    虽然清军与东海义军的主要作战都发生在陆地上,但是水师的小规模交火也有过好多次,从渤海海峡到长江、钱塘江,规模不大,但清军水师败得比陆战部队还惨。

    这样一群战舰,现在就在渤海上漂着。

    贸然下海,就好比在满是鲨鱼的海中游泳,搞不好就成了点心。

    范文程的走水路方案一出,就被很多人骂做自寻死路,多尔衮也认为这样做的风险极高。

    但是,除了翻越燕山和走海路,多尔衮和满清高层们确实也想不出第三条路了。

    到了十月初五日,后方再次传来消息,济尔哈朗的殿后大军与东海义军的追击部队遭遇,一场大战之后,不出意外,济尔哈朗的大军惨败,现在已经退到了滦州附近。

    滦州,距离多尔衮的撤离队伍已经近在咫尺了,从那里来到多尔衮现在所在的地方,不过一两天。

    很快,多尔衮又收到了一封战报,是从山海关传过来的。

    之前他不是派了军队强攻山海关吗?现在,这支派去攻打山海关的军队传回了消息,他们同样败得稀里哗啦。

    进攻的清军部队还没靠近山海关的城墙,就被远处海面上的东海义军战舰一顿狂轰滥炸,打得找不着北,还没接触到敌军就伤亡惨重。

    当然,清军也有一个好消息。

    之前济尔哈朗把护送多尔衮等人的大军分成了三路,其中的先头部队已经提前越过山海关,进入了辽东。

    现在,这支开路的先头部队察觉到不对,折返回来,发现山海关已经易手。

    随后,他们在失去上级指挥的情况下,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配合滞留在关内的清军,想里应外合,重新夺回山海关。

    以清军的组织力,能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也肯定是清军中比较强的。

    只是很遗憾,他们的对手是东海义军。

    和山海关内的清军差不多,关外的这支清军先头部队也同样遭遇了东海义军战舰的炮击,多次尝试反攻失败后,他们最终丢下了一地的尸体,向辽东方向撤退了。

    到最后,多尔衮夺回山海关、打通辽西走廊的计划,彻底宣告破产。

    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初五的夜晚。

    现在对于多尔衮和清廷要员们来说,如果不能马上采取措施,那基本就是等死。

    最终,在接近午夜的时候,多尔衮做出决定,采纳范文程的建议,找船出海,走海路回辽东!

    多尔衮命令一下,清军就立刻动起来。

    只是现在对多尔衮的清军来说,找船的难度相当大。

    京畿地区靠海的地方,只有永平府、顺天府南边一小块地方以及河间府的部分地区。

    随着北京城失陷,原来明朝顺天府下辖的大部分州县,以及顺天府东边的永平府到山海关一线的很多县,基本全都归附了东海义军。

    清廷的势力范围只剩下了济尔哈朗大军驻扎的部分地区,其中靠海的差不多只有永平府的昌黎、抚宁和乐亭了。

    多尔衮现在驻守的地方是抚宁,所以他立即派人去最近的码头,看看有没有能够下海的船。

    同时,他也派人前往昌黎和乐亭的一些码头找船。

    到最后,多尔衮确实找到了一些船,有货船,有水师残存的战船,甚至还有一些小渔船。

    没办法了,现在情况紧急,只要是个船,清军就要征用,而且不只是船,当地能找到的会操船的百姓也全都强行拉了过来。

    多尔衮下令把所有能找到的船全都集中在了昌黎县沿海地区的一个小码头上,而后带着所有人马去往这个小码头集中。

    几个时辰后,大部分逃出北京城的满清贵族们先后到达码头,开始上船。

    只是码头所有的船加起来,也不够这好几万人的队伍乘坐,所以只能按照级别、爵位和各种身份标识,排队上船。

    多尔衮带着小皇帝福林,以及满清皇室的成员第一批上了船,而后就是各个八旗的旗主和重要人物,以及护卫他们的亲兵。

    最惨的是那些投降满清的汉人,很多人想跟着主子混上船,结果被主子一脚就给踹了下去。

    就连范文程这种已经身居高位的汉臣,要是没有多尔衮的特批,也照样上不去船。

    最后,满洲贵族们基本都上了船,岸上剩下的都是普通八旗士兵或者下级军官,还有那些跟着满清混的汉人。

    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是最容易引起混乱的。

    最开始的时候,码头还能维持基本的秩序,不过越到后来,登船秩序就越乱。

    特别是只剩最后几艘船的时候,码头上的大部分人再傻也知道自己这是被放弃了,逃不掉了,很快就大乱起来。

    人群中,面如死灰的,强行争抢的,打砸抢烧的,没抢上去被推到海里的,不计其数。

    到最后,甚至有人点了一把火,把一艘小木船给烧掉了。

    他娘的,我走不了,你们也别想走,大家一起死!

    眼看着局势越来越失控,第一艘船上的多尔衮下令船上的火铳手向岸上射击。

    其实多尔衮对眼前的情况已经有了预期,也知道最后发现船不够的时候,必然会引起混乱,所以他提前选出了一批精锐的火铳手跟着他一起上了最大的船,就是为了防备眼前这种情况。

    终于,在火铳的连续射击下,岸上大量没有上船的人倒在了血泊中,剩下的人也基本都跑散了。

    人在逃命的时候,确实可以不管不顾,何况在多尔衮等贵族眼里,岸上剩下的普通士兵和投靠清廷的汉人压根就不算人。

    接着在一片混乱中,十月初六日深夜,清军的第一艘船缓缓驶出了码头,剩下的船也赶紧跟上,趁着夜色向渤海腹地驶去。

    其实岸上的很多人并不知道,没有混上船跟着一起走,也不一定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