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昶世序 » 第四十二章 送别【求推荐,求收藏】

第四十二章 送别【求推荐,求收藏】

    清晨时分,田间阡陌依旧静谧,昏暗的天际被第一缕曙光渐渐浸润。

    天幕之下,万籁俱寂。

    村口处,李玉柔背着包袱领着稻草驻留于此。

    回头看着自己住过半年的村子,此刻已是物是人非,李玉柔满脸的落寞之色,眼神迷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稻草一只小手拽着李玉柔的衣袖,眼睛通红,仿佛刚哭过一场。

    “走吧,稻草,没人会来送我们的,对于他们来说,我们终究只是过客而已,人生中可有可无的过客,是去是留都不会影响到别人,”李玉柔摸着稻草的脸庞,轻声说道。

    “娘……可我觉得易哥哥一家不是这样的人,易哥哥,包括姨娘他们都对我很好的,”稻草泪眼朦胧,依旧出言维护着余易一家人。

    “谁又能说得准呢,”李玉柔虚眯着眼睛感慨道。

    “可是娘,我真的很舍不得易哥哥他们一家人……”

    “而且,易哥哥还承诺过,如果有一天我想回到原来的村子,他会陪着我回去的,”稻草攥着李玉柔的衣袖,声若泣语。

    “承诺不过是不能笃定的推辞而已,可以报以希望,但不能孤注一掷,”李玉柔摸着稻草的脑袋,柔声告诫道。

    稻草手中紧紧捏着余易赠送给自己的月光珀,神情异常失落。

    稻草将月光珀精心打磨了一番,并刻上了字句,本打算是当做临别赠礼,赠送给余易的。

    可此时此刻,良人空有意,不见挂怀人。

    良久之后,稻草坚守的那份的希冀之心也被时光消磨掉了。

    稻草抹了抹眼角溢出的泪滴,随着母亲迈步离开村庄。

    来时天寒地冻,去时花盛阳春。

    山脚的青石路上,母女两人埋头赶路,皆是神情低落。

    “稻草……”忽然,稻草听见了远处传来了声音。

    稻草连忙抬头望去,易哥哥一家人正驻留在前方路口处,而自己心心念念的易哥哥正朝着自己不停地挥手。

    顿时,稻草心中笼罩的阴霾如阳春白雪般,消融于无形。

    “易哥哥……”稻草撒开了母亲的手,迈着小碎步向余易跑去。

    “我就知道姨娘你们肯定会来送我的,”稻草走到三人面前,嘴角笑意盈盈,一双明亮的眼眸扑闪扑闪个不停。

    “当然了,稻草既懂事又可爱,我们可舍不得你走呢,”三娘拍了拍稻草的肩膀,笑着说道。

    “玉柔……有些事我们也改变不了的……”三娘又看向李玉柔,眼中满是无奈。

    “临走之前,你们能来送我们娘俩,我就很满足了,”李玉柔上前握着三娘的手掌,缓缓说道。

    “离村之后,玉柔你打算是去投靠亲戚,还是重回清成郡?”余渐鸿问道。

    “我准备带着稻草返回清成郡,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官府应该平息了兽潮,马上就是春耕时分,我想很多离家的人都会返回远处继续生活,正好自家还有几处田地,我回去翻种翻种,随便种上点粮食,应当能养活我们娘俩了,”李玉柔如是说道。

    “如此也好,不管怎样,外面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余渐鸿点了点头。

    “这是我特意为你们准备的一些干粮,路上充饥之用,”三娘从余渐鸿身上取下一个包袱,递给李玉柔。

    “玉柔,这里面有二十两银子,也算是我们能尽的最后一份绵薄之力了,记得贴身收好,乱世之下,不要轻易显露,以免遭人惦记,”余渐鸿从怀中掏出钱袋,面色真诚。

    “干粮我收下即可,这银两,就不必了,”李玉柔连忙挥手。

    “一片心意,万望收下,你们回去之后,吃穿用度怎么离得开钱财呢,再说了,想要耕种,买播种的种子也得花钱啊……”余渐鸿继续说道。

    “就是啊,玉柔,一分钱可会难倒英雄好汉,更别说你这样的弱女子了,赶紧收好,以备不时之需,”三娘将钱袋塞入李玉柔的怀中,轻声叮咛着。

    “福山镇有渡口,你们可以乘船直去濉阳郡,到了濉阳郡之后,你们便可转坐到清成郡的渡船,要不了几日,就能到清成郡了,玉柔你身体本来就不好,有着船舶助力,可以免受旅途颠簸之苦,这些银两,你也可以用作船资,”余渐鸿轻声说道。

    “那我就收下了,”李玉柔眼中泛雾,终究还是将银两收下了。

    “我待会会让易儿送你们到福山镇,我还得回去处理付全的后事,就不便送你们了,经此一别,多多保重。”

    “你们也多多保重,半年以来,多谢你们的照拂了,”李玉柔躬身一拜,言语恳切。

    “稻草,快向姨夫和姨娘作别,我们还得抓紧赶路……”

    “姨夫姨娘,你们一定要保重身体,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会回来看你们的,”稻草脆生生地说道。

    “好,稻草你也要保重身体,稻草,你在路上一定要听娘亲的话,”三娘上前抚摸着稻草的青丝,泪眼朦胧。

    “嗯……”稻草重重地点了点头。

    仍在道别之际,余渐鸿将余易拉向了一旁,沉声叮嘱道:“易儿,这几两碎银你拿上,路上以备不时之需,你将你姨娘他们送上渡船之后,不要在福山镇停留,需立即回转村里,如果是遇见了上次那些穿着青袍的人,一定要特意避开,千万不能靠近。”

    “爹爹你是说那些“济天道”的人吗?”余易接过碎银,随口问道。

    “对,千万要小心这些人,能避则避,”余渐鸿点了点头,沉声告诫着。

    “好,我记住了,我会提防这些人的。”

    “嗯,去吧,将你姨娘他们安全送到福山镇渡口,”余渐鸿拍着余易的肩膀说道。

    余易上前接过李玉柔身上的包袱,率先朝着福山镇迈步而去。

    稍作寒暄后,李玉柔拉着依依不舍的稻草告别两人,赶紧追上前面的追余易。

    一路上,三人走走停停,李玉柔身体孱弱,又加上稻草年幼,走不了多久,就得歇息片刻,耽误了不少时间。

    半道之上,稻草已是精疲力尽,余易只好背着稻草前行。

    “易哥哥,你还记得这块石头吗?”稻草趴在余易的背上,拿着月光珀在余易眼前晃荡着。

    “我当然记得了,相传是从皎月上坠落到人世间的神石,能为人带来好运的月光珀,”余易说道。

    “易哥哥,我准备将月光珀还给你。”

    “我都送给你了,为什么还要还给我呢?”余易只顾着埋头赶路,也没细看。

    月光珀粗糙的表面已被稻草打磨平整,上面还刻着几个小字,用一根红绳当做系带。

    “本来就答应你了,为你纺织一件长衫的,可长衫没能制成,所以才将这枚月光珀还给你,你就当是我的临别赠礼吧,虽然算不上珍贵,也当是我的一片心意好了,”稻草声音灵动,话语中仿佛意有所指。

    “我也希望将我的好运分享给你一半,”稻草声若蚊蝇,余易也没能听得仔细。

    “好吧,”余易想了想,并没有拒绝。

    余易的话语让稻草满心欢喜,小心翼翼地为余易戴上。

    余易也未在意,低头继续赶路。

    终于在晡时时分,余易带着稻草母女两人赶到了福山镇。

    在福山镇稍作停留,在一家小馆进食充饥之后,三人又匆匆地赶往了福山镇渡口。

    去往渡口需要横穿福山镇整条长街,余易也遵从父亲的嘱托,一路特意避开了闲杂人士,见到穿着青袍的济天道人员便拉着母女两人远远躲开,等到济天道人员走开后,才继续前行。

    福山镇渡口规模并不大,依靠着一条濉河支流而建,支流往上则直达濉阳郡,往下全是一些细小的支流,水势复杂,渡船难以通行,只有小的渔船能够穿梭其中。

    七八条船舶随着濉河河水摇曳不定,整个渡口只停泊着两条渡船,其余皆是渔船。

    载客的渡船只会往来福山镇与濉阳郡,仅此一条航路。

    余易正站在渡口上四处打量着,一条渡船上的船夫快速跳下船,热情地迎了上来,一脸迎笑道:“几位客官,可是要搭船?”

    余易并未立即搭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船夫身后的渡船,渡船说大不大,但看着比较结实,上面已载有了四五位旅客,旅客再多些,便可出发。

    见渡船结实,母女两人也能安稳乘坐,余易就也放心了。

    毕竟稻草母女两人受了这么多的苦,李玉柔身体孱弱,归途之上颠簸不得。

    “正是,我们想前往濉阳郡,不知何时能起船?”余易收回目光,朝船夫点了点头。

    “最多再等一个时辰,有人当然是更好了,没人也还是得起船,”船夫如实说道。

    “好吧,那就劳烦船家将这母女两人送到濉阳郡,”余易抱拳道。

    “分内之事,”船夫连忙抱拳,朝着母女两人轻声说道,“那先请两位先上船歇息片刻,我会尽早起船的。”

    “张老三,你要是暂时不起船,就别耽误别人的行程啊,”这时,另一条渡船上的船夫大声喊道。

    “这位小哥,何不如让这两位搭乘我的船,我这船也是去往濉阳郡的,只要上船,我立马就走,绝不拖延,”这船夫三十上下,胡须拉茬,言语恳切。

    “小哥……”被称为张老三的船夫张口欲言,却被新来的船夫一个犀利的眼神给制止,张老三只好将剩下的半截话吞回了肚中。

    “没有这种道理吧,张老三,你不做生意,还不允许别人做生意了?半天不起船,你无非就是想船上多载点人,多赚点银子罢了,”新来的船夫上前瞥了一眼张老三,又笑意盈盈地看向余易,“小哥,我这船上大多都是女眷,这两位上了船还能相互照应下,而且马上就起船了,不用等的。”

    余易向这船夫的渡船望去,这渡船要比张老三的渡船大多了,颇为气派。

    船舫上挂着竹帘,隐约能看见女眷的身影,或许是乘船女眷众多,所以船家用竹帘稍作遮挡。

    “船资都是一样的价,绝对童叟无欺,安稳送到濉阳郡,你就放心吧,”新来的船夫继续热情说道。

    “姨娘,你看如何?……”余易并未自作主张,将决定权还是留给了李玉柔。

    “那就坐他的船吧,那条船不是坐啊?能早点起船就行,”李玉柔轻声说道,亦无不可。

    “那好,姨娘你们先去船上,船资由我出了就行,”余易摸着稻草的小脑袋,柔声说道:“稻草,一定要听娘亲的话,千万别惹姨娘生气,以后有缘再见了。”

    “嗯……那易哥哥以后得闲的话,记得一定要来清成郡看我们,”分别之际,年幼的稻草又是泪眼朦胧,满是不舍。

    以后去清成郡看望母女两人,这也是余易与稻草在半道之上所做的约定,稻草将家在何处,居于何地都细细与余易言明,甚是期待着以后余易能去自己的村庄。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父亲守孝之期满了,我定会去看你和姨娘的,”余易笃定道。

    虽满是不舍,母女两人仍旧踏上了归家的渡船。

    余易付了船资之后,站在岸边,连连挥手作别,搭乘着母女两人的渡船也缓缓驶离渡口。

    “哎……”这时,张老三看着船舶渐渐驶离渡口,低头叹气,摇头惋惜。

    余易被舍利子强化后的感知自然能察觉到张老三的动作,也未在意,只以为张老三的叹息,只是在惋惜失去了两位船客的船资。

    船舶渐渐远离,余易的使命也将完结,当余易正准备转身离开,却发现驶离的船舶在远处的对岸停了下来。

    “这船怎么停下来了?……”看着停留在对岸的船舶,余易心中泛起疑问。

    余易连忙寻了一高处,穷极视力,远眺而去。

    船舶停留在对岸之后,四个穿着青袍的人快速地上了船,稍作停留之后,船舶再次向上游驶去。

    “遭了……是济天道的人,他们怎么会上那条船?难道这船特意停在对岸,是为了让这些济天道的人上船?”余易看着身穿青袍的人员,心中惊诧万分。

    “临行前,父亲还特意嘱咐我,要避开这些济天道的人,哪能想到,事情到了最后一刻,却撞到了一起……”

    余易再次望去,船舫之上被竹帘遮挡,根本看不清船内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