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脸白脸 » 第四章:巨澜

第四章:巨澜

    孙总神情严肃地给杨总打了个电话。

    杨总拨开人群来到孙总跟前,向孙总耳语了几句后,官腔十足地对激愤的员工说:“各位同胞们,领导非常同情大家的处境,裁员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实在是僧多粥少啊。请各位耐心等待,等我们扩大规模,条件好了后,一定优先让各位上岗的,希望大家不要听信别有用心的人调拨。”

    “我们要求杨总立个保证书!”车间副主任常菊喊道。她在公司干了十几年,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却因在竞聘演说中表现佳也被抛到“富余人员”队伍中。

    “对,我们要领导给我们写个保证书!”一部分人跟着响应。

    “请大家放心,我们会给大家一个保证的!”

    杨总费了很多口舌,闹事的员工终于回去了。

    杨总的最后一句话,引起了孙总的重视:是啊,虽然那个人已经离开了公司,但他的影响力还在,或者换一句话说,他的“阴魂不散”。。。。。。

    孙总及时向集团领导作了汇报。泽天公司董事长宋宁指示:要顶住压力,坚定不移地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并指示孙总:2017年元月初集团要召开年会,你们要以此为契机,在泽天公司举办一个“以优异的成绩迎接集团年会胜利召开座谈会”,让每一位干部、员工真正明白:只有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才是唯一出路。

    孙总带着“尚方宝剑”向泽天公司管理层传达了集团领导指示,最后,让总经办下个通知:定于12月6日召开由公司中层干部参加的“以优异的成绩迎接集团年会胜利召开座谈会”,给每个部门下发《集团关于“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通知》,要求每一个部门都要认真学习、领会;每一位中层干部都要准备好学习体会,以在座谈会上表态发言。

    12月6日下午,泽天公司“以优异的成绩迎接集团年会胜利召开座谈会”在公司大会议室召开。会场后面墙上拉了一条横幅: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是公司唯一出路。

    会议由常务副总杨青云主持。

    杨总首先介绍了大会的主题、主要程序,然后,宣布大会第一项:全体起立,齐唱集团队列歌。

    与会人员大部分都不会唱集团队列歌,只是随着歌声动一动嘴巴,却发不出声音,这使人联想到一个抗日片中的一个场面。

    随后,杨总宣布,会议进行第二项:与会人员分成管理组、生产组、营销组三个小组,以“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是唯一出路”为议题,分别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

    十五分钟后,杨总宣布:由每个小组代表走向主席台分享学习体会。

    于是,几位部门负责人将早已准备好的连自己都似是而非的“学习体会”,照本宣科念了一遍。有几个还结结巴巴念了错白字,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座谈会最后一项,由孙总作总结发言。

    孙总神情凝重地简要回顾了泽天公司二十几年走过的路,暗示泽天公司实际上走的是一条自我封闭的路子,与企业现代化制度相差甚远,委婉地否定了苏总二十几年来的工作。

    最后,孙总攥紧拳头,以无可争辩的口气说:只有坚定不移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才有出路;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员工利益才有保证;企业要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让全体员工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孙总刚讲完,只见一股人流举着“我们要吃饭”的横幅涌进会议室,他们是车间被竞选掉的“富余人员”。

    会场上一阵骚动。

    杨总站起来,走到他们跟前,以一种柔中带刚的声音说:“我们正在开会,我再强调一下,你们不要相信坏人调拨,有什么事等我们开完会再谈好吗?”

    “我们要吃饭!”他们举着横幅呼道。

    “我再重申一遍:我们在开会!”杨总以一种严厉的口气说:“你们这样做无助于解决问题。”

    这时候张总走到人群跟前,耐心地劝他们:“请你们留下两个代表,其他人都回去,好吗?”他见还有几人不走,便摆了摆手说:“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给大家一个说法的!”

    孙总脸色非常难看,改革两个多月以来,他第一次感到“有压力”。按照杨总的说法,怀疑有人暗箱操作,那么,这个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呢?

    他下意识地扫了一下会场。会场鸦雀无声。

    他的脑子里掠过一个熟悉的面影,这个面影又使他想起了“阴魂不散”这个词。他竭力想从脑子里将这个可怕而可憎的面影驱逐出去,但没有成功。

    孙总招呼杨总去他办公室一趟。

    杨总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孙总办公室。

    “老杨,你刚才说‘不要听信坏人的调拨’是什么意思?”孙总在杨总脸上扫了一眼。

    杨总马上悟出孙总已经被自己“诱导”,便故作神秘地问孙总:“孙总,您已经有了答案,想考我吗?”

    “杨总想多了,”孙总脸上掠过一丝冷笑:“我是想请教杨总。”

    “我也是推测,”杨总向孙总探了探身子:“我只是佩服张总,一句话就把事情摆平了。”

    “是吗?”孙总一怔:“看来我们的张总还是个人才呢!”

    二人相视一笑。

    下午两点左右,孙总召集高层开了一个总结会。他对今天上午的会议表示非常不满意,希望各位找原因,思考如何推进企业整顿。

    孙总首先发言,他意有所指地说:“整顿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他下意识地将目光瞄向张总。孙总心中一惊:最近,他还替招商部竞聘失败者鸣不平;今天上午又是这位张总一句话摆平闹事者,他会不会是那个幕后黑手的“执行者”呢?只见张总不动声色。

    孙总脊梁上打了一个寒噤。

    “下面,请张总谈一谈。”大概是为了缓解刚才的紧张气氛,抑或是为了试探一下张总的态度,孙总点了张总的“将”。

    “那好,我就说几句。”张总打开记录本,右手玩转着签字笔,这使孙总想起了一个人的动作,与他很相似,孙总厌恶地皱了皱眉。

    “首先,我赞同集团总公司关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整顿的决定,”张总浓眉一扬,话锋一转:“但我觉得整顿决非全盘否定泽天二十多年来的努力。”大概张总意识到这句话太尖锐了,他停顿片刻,以一种低沉、有力的声音说:“泽天公司有它的历史。所以,要推进泽天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对泽天公司二十年作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和总结。这是其一;其二,我认为,整顿是为了让员工过得更好,而不是丢饭碗。”

    “请张总注意你的措词!”孙总脸色阴沉得吓人:“我从来没有说过,‘整顿是为了让员工丢饭碗’这样的话!”孙总将杯子朝桌子上猛地一放:“泽天公司的实践告诉我们:大锅饭没有出路!”

    “我赞同孙总的意见,”杨总毕竟是文科科班出身,可谓出口成章:“泽天公司二十年来走的就一条彻头彻尾的自我封闭路线。”

    “我请问杨总,”张总不无讥讽地问:“泽天二十几年的‘自我封闭’期间,你在那里?”

    杨总一时语塞。

    “好了,好了,”孙总转入正题:“现在咱不谈什么路线,别忘了,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考虑一下如何解决下岗工人问题。”

    “我赞同孙总的意见,”杨总话锋一转:“我有一个判断:这次工人闹事,一定是有人在幕后指使。”他的眼睛本能地扫了一眼张总。

    孙总颇感兴趣地示意他讲下去。

    杨总正想谈自己的深层想法,突然感到场合不对,便对孙总闪烁其辞地说:“这个坏人迟早会现出原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