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耻 » 第十一章 君死臣露

第十一章 君死臣露

    墨兰听了这话,生气了,狠狠掐了柳振民一下,疼的他差点儿窜起来,而此时恰巧大家又喝完了一巡酒,钱谦益在和众人把酒言欢之际,也慢慢有意识地把眼神移到了柳振民身上,很从容地问到:

    “振民啊,你来南京也有几年了吧?我记得你在京师的时候就是六品主事了吧?现在这主事都当了几年了?”

    钱谦益的语气甚是关切,柳振民霎时忘了疼痛,颇有些受宠若惊,但很快又难掩沮丧地回答到:

    “唉,是,也有几年了。”

    钱谦益听了这话,颇有些替他不平:

    “不应该啊!你这样的出身,你这样的名次,你这样的才气,都七年了,才当上个六品主事,不应该啊!”

    “唉,那不是之前……”

    柳振民也不好把话说得太直白,反正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就是崇祯先帝一脚把他踹过来那事儿。

    而钱谦益心领神会,马上慨然道:

    “是,之前那件事是把你压抑许久了,不过现在好了,先帝殡天了,你总算是熬出头了!”

    钱谦益此言一出,在场的人一时间都沉默了,连柳振民都觉得这话没法儿往下接,而性格严正如吕大器等,甚至连连咳嗽了几声。

    钱谦益本人也马上意识到此言不妥,但话已出口,无法收回,便立刻转进到:

    “这先帝殉国,的确是国之大不幸!我等臣子当真是痛心疾首,百死莫赎!百死莫赎!”

    听了这话,客人们纷纷附和,赶紧放下酒杯,松开歌伎,在主人钱谦益的带领下,一同面向北方,做深深沉痛状。

    钱谦益沉痛完,又继续说道:

    “国家不幸啊!不过振民!你经过这些年的打磨,却有了马上报效先帝的机会!先帝当年对你的期许就很深啊,我就听说他夸过你是世代簪缨,又人才难得,对你这样的年轻人是要重用的,不然先帝又怎么会亲自把你调到南京来磨练性情呢?”

    柳振民心想:乖乖,那我可真要感谢先帝的良苦用心了,他若是再多活几年,恐怕是要把我磨练到三、四十岁吧?那时我自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了,但怕是也干不了几年就该准备告老还乡了。

    而钱谦益则继续慷慨激昂道:

    “振民,如今先帝归天了,可大明的局势却需要新皇和我们这些臣子有所作为,才能匡复河山啊!你这样的人才,这几年磨炼的也差不多了,现在既然等不到先帝重用了,那就让新皇来吧!”

    柳振民听了这话感觉十分奇怪:这新皇还没登基,我就等着他来用我了,是不是早了点儿?您钱世伯之前也不怎么在南京待着,这昨天魏大学士的确切消息才刚传过来,末了末了只看到史可法、吕大器他们几个大佬在一起秘密商议,您也没参加,莫不是他们已经商量出结果,还知会您了?

    柳振民当然很想知道到底定下谁当新皇了,毕竟作为官场的人,纵然是个马仔,可又有谁不想去提前拜新帝的门子呢?可这种问题又不好公开问出来,因为很犯忌讳,所以他只好默不作声,做出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

    钱谦益见柳振民迟迟不开口,只好首先挑明道:

    “振民,你看如今的形势,到底应该拥立谁来当这个新皇啊?”

    柳振民这才意识到为什么今天这次酒宴给人的感觉如此突兀了——那边吕大器等三位大佬,他们既然不喝花酒,为什么又要参加这酒宴?这四位朝廷大官(加上钱谦益),又为什么要和金陵的四个闲散公子,还有其他大大小小官员显达一起,在这异常敏感的国丧期间饮酒作乐?

    看到这里,柳振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这是借酒会为名,暗中串联,以图朝野呼应,形成舆论,好策动另立新君这件大事!这真真是东林风范!

    但他随即又想到,按道理讲,新君册立乃是天命,岂能轮得到我等凡人插嘴?退一万步讲,就算是能插嘴,也得是够级别够职务的,比如眼前在座的钱、吕这种,又岂容你柳振民一个六品小吏信口谰言?

    想到这里,柳振民决定还是不能首先开这个口,便谦卑推脱到:

    “大人说笑了,我一介小吏,又怎么敢议论国家大事呢?”

    钱谦益不理柳二推脱,继续催促道:

    “唉!你怎么又唤我大人?现在又没外人,不必如此拘束,继续叫我世伯就好,再说了,你也是南京六部的官员,如今迎立新皇的事情既然已经落在南京六部的头上,你也早已身处其中,便算不得妄议,至多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吗!”

    只见众人纷纷对钱谦益的话点头称是,然后又一齐看向了柳振民,那他再装傻就说不过去了,只好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下游船四周,看确实没有别的船只注意到这边,这才低声开口道:

    “那小侄就冒昧了,以小侄之见,国不可一日无主,那自然是要选一位帝室之胄,众望所归那种,而且是要尽快能到的,这样才能早登大位,以安民心,那我看现在离金陵最近的,便无过……”

    钱谦益听到“最近”二字,面露喜色,环顾众人说道:

    “对对对,说的对,我早说我这位世侄是多谋善断的,果然!振民,那你说最近无过哪里啊?”

    “那应该就无过江北了。”

    “这江北地方也不小了,具体又是哪里呢?”

    柳振民见范围被不断缩小,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便支支吾吾道:

    “大概是……淮安吧?”

    钱谦益看来是有意要把柳振民作为引子,借他之口,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但只见柳振民像那《西游记》里的鲤鱼精,打一下,吐一句,打一下,吐一句,磨磨蹭蹭,迟迟不得要领,所以干脆把话再次挑明道:

    “那你说,到底应该请淮安的哪位王爷来金陵啊?”

    ———————————————

    作者有话说:

    写到快六十章的时候,我仔细看了看明代科举制度,这才知道一般明代的状元才是从六品翰林起步,而柳振民这样的二甲进士想要在三年内从正七品翰林(起步官职)进步到正六品户部主事着实有些过于神速了,但目前先不改了,这里说一下供大家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