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杰丞相范蠡 » 第九章 惩恶

第九章 惩恶

    次日,丁国舅自宫中归来,单独请范蠡密商国家大事。国舅说道,我为大周,也为先生考虑,再三劝说敬王重振朝纲,再创辉隍。但先生也看到了,众朝臣包括定国公,护国公在内,只图眼前安逸,哪有复兴之志?敬王懦弱,更怕引起争端。一向朝中大事依靠两位国公决断。敬王也深知先生忠义,特赐先生白银千两,希望先生安心住下,以待不时咨询。说罢,取出白银,送与范蠡。范蠡也觉敬王非中兴之主,众朝臣更是得过且过之徒。自己在此空耗,岂不虚度时光?这时他忽然想起自己临下山时,师父原就叫他先考察诸侯动向,增加阅厉,以定行止。于是,他将白银推过去,笑道:“请国舅爷代我向敬王致谢。王室艰难,用银地方很多,况且范蠡二人现在盘缠正有,所以此银还是回归国库为好。我观敬王心地善良,凡事求稳,这原不错。只是满朝充满暮气,不思进取。敬王一人就是想重振朝纲,也是无力回天。至于我们师兄师弟,前几日听屈重大人言及秦人买马之事,甚觉怪异,当为朝庭前去,探明所以,今当告辞了。”

    对于张扬的安排,丁国舅建议先留府上,以备后用,范蠡认为稳妥。

    丁国舅与范蠡多日交往,彼此交心,已成莫逆。知强留不住,当即安排下人在十里长亭设晏,他要亲送。

    千里搭席蓬,没有不散的晏席。当两人洒泪相别的时侯,范蠡最后说道:“留步吧,范蠡他年若有寸进,必对大周有所回报,以答国舅相待相送之情。”

    大道通天,又直又宽。两骑并辔而行,眼观沿途风景,口谈轶文旧事,好不快活。在镐京的不快,已一扫而空。不知不觉间,街道两旁房屋渐渐多起来,人口也渐稠密,原来,己进入咸阳地面,这里己经属于大秦地界。咸阳作为秦都已有数百年历史,虽非京城,其繁华程度已不亚于京城,有过之而无不及。进入城区,但见南来北往之人摩肩插背,长相和服装各异:有的人高鼻梁,黄头发,男人穿女人衣服,花里胡哨;有的人白,有的人黑红,有的人黑眼珠,有的人眉骨突出,眼窝深陷,却长着蓝眼晴。细听谈话,口音各异,有的人说话你根本连一句也听不懂。再看街两旁,作买作卖更是五花八门,数百丈长的街道两旁全是作买卖之人。在宽敞的场地还有专门的牲畜集市,以交易牛马,特别是马市居多。看来这些人都是长久作买卖之人,每一段都是专卖区。

    范蠡、杨来铜二人最感兴趣的有两处:一处是卖希奇古怪东西的,他们以前没见过的;另一处是卖艺的。这两处比较起来,他们第一还是选择先看卖艺的。表演者是一对父女,父亲年近五十,女儿十七八岁,容貌艳丽,穿一身粉红色短衣短裤,更显俏丽不凡,干净利落。场地离开街道,选在一个宽敞的地方。

    范蠡二人先将马匹安顿好,然后来到内圈。刚好父亲表演完毕说道:“我们父女是从晋国来到贵宝地,听说咸阳人杰地灵,古道热肠,特来献艺。望大家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一会儿姑娘还有几手绝活表演,希望大家多多捧场。”这时姑娘双手端着圆盘,绕场一周,只讨得八九个铜板。只看热闹不交钱的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偏偏有个长得三角四不圆的年青人,非但分文不交,却向盘内丢了个石子。范蠡杨来铜都瞪了他一眼。范蠡放进一块碎银,约有二两,随手捡出石子。姑娘连连行了三个礼,口称谢谢壮士大哥。说完,姑娘放下圆盘,捡起单刀,双手抱着刀把,刀刃朝里,刀尖朝下,快速绕场一周。只听“啪”的一响,姑娘早已单刀在手,上下舞动。众人只见刀光闪闪,好似雪舞梨花,人影簇簇,犹如蛟龙出海,风声呼呼,场内人人衣带飘飘,只见刀光,不辨人影。顿时,喝好之声,不绝于耳。在众人赞不绝口之时,姑娘单刀一立,收住阵式,一套刀法表演完毕。只见姑娘脸不涨红,气不长喘。

    紧接着,姑娘从箱中拿出三个铁圈,铁圈内镶满锋利的短匕。姑娘将三个铁圈自下而上迭落在一起,高度足有一个半人高。大家一看就知道,姑娘这是要表演穿铁圈,滚刀阵。望着圈内光亮锋利的尖刀,无不替她担心。有个老太太吓得额头冒汗:“姑娘,别练了,危险,不是闹着玩的!”

    姑娘冲老太太一抱拳:“大娘放心,不练三更天,不敢过刀山,瞧好吧!”

    姑娘把衣摆掖了掖,深吸一口气,只助跑了四步,一跃而起,如乳燕穿空,利利落落从高处第三圈穿过。落地后,她只冲出两步,一个急转身,脚尖一点,又从第二个铁圈钻回,再转身跃起,想从第三个圈穿过,从最下边第一个圈穿回。正当姑娘身子已经跃起,正要穿过第三圈时,意料不到的情况突然发生了。从侧面突然发出一枚石子打在第二圈圈边上,三个铁圈马上一歪。就在这千钧一发,姑娘即将被铁刃穿腹的瞬间,早有一人几乎与飞来石子同时到达,双手齐出,从侧面稳稳扶住三个铁圈。这时,姑娘已穿过第三个铁圈,一个鲤鱼倒穿波,从第一个圈中穿过站起,结束钻圈。

    范蠡从地上捡起那枚石子,高声问道:“这枚石子是何人所发?”没人回答。

    “我看你不是一个好汉,有道是好汉做事一人当,敢做敢应。”范蠡说完,双眼紧紧盯住三角四不圆。现在范蠡武功已达上乘,江湖上罕有敌手。顶极高手脑眼耳鼻手脚身无不极度灵敏,脑袋反映要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鼻能闻风辨味,手脚全身极度灵敏快捷。当四不圆石子刚一出手,就知他不安好心,仅一步就跳到铁圈旁,扶住三个铁圈,救了姑娘一命。

    四不圆被范蠡盯住,大家齐向他看来,料知瞒不过去,仗着自己人多,干脆充充好汉:“就是爷爷我打的!哪个骚娘们裤带没扎住,掉下你来,要你多管。”

    范蠡自生下来,还没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今天反因自己辱及娘亲,心中大怒:“还你石子!”随手一甩,便将四不圆上下双唇和当门四齿打个稀烂,鲜血迸流。若不是身后站满了人,早被打倒。“一齐上,打死他,把卖艺女押送回府。”都到这步田地了,他还色心不灭。这一说话,嘴更疼的受不了。马上就有五个凶神恶煞般打手各持武器,冲向场中。杨来铜大喜:“师兄,看我的!”

    范蠡一想,也该让来铜练练手了,便退至一旁观战,一旦来铜有危险,自己好出手。这下便宜了杨来铜,枪打出头鸟,谁冲前边,他上去就是一鞭子,将手腕骨打折。冲在最前头的两人还没等反应过来,已双双断腕。这五人都是四不圆贴身保镖,悍不畏死。第三第四两人见来铜凶狠,互递一个眼神,分别从左右两面一齐进攻,并牢牢护住手腕。这两人一个使短刀,一个使铁剑,恶狠狠,专刺要害。既使挨上一下,也性命难保。可惜,他俩只注意手腕,却不知人体还有许多比手腕更重要的地方。只见杨来铜还没等他俩靠近,皮鞭却如毒龙出洞,只听“啪啪”两声脆响,两人齐齐扔掉凶器,双手抱头,死命嚎叫。原来,一人左耳被皮鞭生生抽掉,连带左肩出现一条血红粗痕;另一人更惨,右眼直接被抽冒,显见是永远失明了,连带右脸从上到下也留下一道深深血痕,既使治好,也将永远留下鞭痕。第五名打手最是狡猾,他见杨来铜身躯高大,必是狼亢莽汉。所以,他是最后一个出手,也是手握一柄短剑。没想到,杨来铜虽然身躯高大,却不呆板笨拙,出手之快,快似疾风,啪啪几下就将四人抽倒。这时,一直未出手的第五名打手早已闪到杨来铜身后,心想,你后脑勺还能长眼晴,出剑就刺。旁边观众看得明白,“啊”的一声,还没来得及提醒杨来铜。却不知杨来铜早经范蠡一路传授,也是练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何谓六路?东西南北四路,或前后左右四路,外加上下两路;何谓八方?东震西兑南离北坎,西北乾西南坤东北艮东南巽。当敌手铁剑即将近身时,杨来铜回手一鞭。这一鞭正好抽在他的脸部正中,直接把第五名打手抽昏倒地。观众这才长长出口恶气。其实,如果他们看到范蠡手中扣有石子,时刻准备出手时,也许就不会这么紧张了。那么,杨来铜是如何知道身后有人偷袭呢?原来练武之人不单单是练力气,练手脚,更重要的是练速度。动作要快,所谓敌未动,我已动。除此之外,全身都要常练不辍,特别是眼和耳。要求眼要明,耳要聪。人动必带风,风起必有声。五名打手一下场,一切均在杨来铜眼中,耳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逃脱不了来铜的眼晴和耳朵。

    四不圆万万没想到平时狐假虎威的五名打手,各持刀剑,竞然连一个杨来铜都打不过。此时不逃更待何时?扔下一句:“你等着。”转身就逃。可他连第三步还没迈出,就被杨来铜象抓小鸡一般拎回场中:“我师兄让你走了吗?”

    四不圆也是称雄惯了,却也有点硬气:“你们知道我是谁吗?说出来吓死你们!”

    “我管你是什么玩艺,我们连当今”杨来铜的下文是,我们连当今周天子都见过,还怕你个臭虾米。范蠡不想暴露身份,马上接过话头:“我们连当今山上猛虎都不惧,还怕你吓唬吗。我只问你,今天这两位父女的场子被你砸了,他们连食宿的钱都没挣出来,这个账怎么算?”“还有,这位姑娘若没有我师兄及时出手,恐怕命都保不住,你也得赔偿!”杨来铜又加了一句。

    卖艺姑娘听了,脸有些发红,心里却甜丝丝的。

    四不圆竟敢反问:“那我的人损伤更重。”杨来铜上去打了他两耳光:“送你四个字:罪有应得!”

    这两个耳光打得他耳朵嗡嗡直响,却也把他打得有些明白了:火烧眉毛,先顾眼前,有数的,好汉不吃眼前亏。“我认栽,我赔。”

    范蠡感觉四不圆太嚣张,品质低劣,应予重罚,当即命他赔偿卖艺父女白银五十两。四不圆只好当场乖乖交出。

    “这回你可以说出你是谁了。”范蠡两眼逼视他。

    原来,四不圆名叫白玉石,父亲人称白百万,可见是富甲一方,姥爷姓葛,现在周天子座前为臣,被封为定国公。白百万与秦国兵部金靖金采办交情莫逆,军中好多军需,金采办都交由白百万采买,其内情可想而知。白玉石是白百万独子,他要什么,白百万就给什么。小时还算可以,大了以后,吃喝嫖赌,抢男霸女,无恶不做。却也因此结交了一批狐朋狗友。杨来铜一听,心中大感后悔:罚少了。

    白玉石既然交了罚款,范蠡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放了他。谁知这个坏小子跑远以后扔下一句狠话:“我会叫你在咸阳城麻烦不断,直至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