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杰丞相范蠡 » 第十八章 买卖经

第十八章 买卖经

    “天下百姓如武大哥先前一般,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终日劳作,只求温饱,只求过个安稳日子而不可得,不反而何?范蠡受恩师十年教诲,学会文武艺,个人无所求,只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上对得起父母养育,恩师教诲,下对得起天下百姓,死而足矣。”

    众人叹息。

    下得主峰,范蠡等即欲告辞出山。武殿臣和两位副寨主眼泪汪汪地齐说,难道范兄弟就这样鄙视我等,不愿同席共枕?范蠡也感觉就这样甩袖而别,确有不妥,自己也有话说,也不谦辞,与众人共进大厅。虽说山上生活清淡,但这顿早餐(实际应该叫午餐了)却很丰富,飞禽走兽齐备,山珍野菜俱全,还有几大坛果酒,将一个大长方形桌子摆满了。范蠡一见,心中过意不去,说道:“武大哥,山上比不得山下,这大家都能理解,你今天这样铺张,却叫我们心中难安。”

    武殿臣笑道:“兄弟切莫多想,你看一看,桌上哪道菜不是山上自产的?这若是哥哥在山下请诸位兄弟吃饭,怎么也得来几条酱焖大鱼呀!”

    说得众人大笑,赵玉竹捂着肚子,笑得开心不已。开始,大家还互相说些彼此仰慕的话,渐渐地就分出了几大阵营:武殿臣对上范蠡,二寨主对上杨来铜,三寨主对上赵明成。赵玉竹也喝了三大碗酒,吃了些菜,再就说什么也不喝了,早早下桌。剩下六人更加放肆,直喝了两个时辰。最后还是范蠡提议,今天逛景累了,喝了最后一碗酒,大家休息。明天,我们不能白来一趟,给山寨兄弟们表演几个小杂耍。众人欢呼!喝下一碗酒。武殿臣示意,寨兵上来,又给每人,包括赵玉竹在内,筛满一碗酒。武殿臣首先举起酒杯说道:“范先生一行四众,非凡人也,明日表演,山寨必大有收获。传令下去,明日山寨除值班哨兵外,其他人等,辰时齐聚山寨练兵场。干杯!”

    大家举杯干了,这才散席。

    次日辰时一到,练兵场一切齐备,二百多名寨兵齐齐坐好。范蠡四人穿戴整齐,在三位寨主的陪同下,来到前排坐下,演出正式开始。值日官首先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了范蠡一行四人,重点强调他们四人武功超群,是总寨主请来的朋友。众人热烈鼓掌欢迎!紧接着,武殿臣发表了热情漾溢的讲话,极力称赞四位客人志向高远,算无遗策,武功无敌。同时强调,这是山寨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讲话结束时,他亲自邀请范蠡发表训词。

    范蠡知道,现场之人着急欣赏武功表演,这时长篇大论,效果反而不好。所以,他先称赞山寨兄弟在总寨主英明统帅下,义字当头。对外,英勇无畏,对下对内,团结友爱,获得百姓称赞。紧接着,他话风一转说道:“但是,恶势力是不会让大家在泰山上安稳生活的,你们将面临许多风险,比如说,敌众我寡怎么办?弓箭用完了怎么办?坚持不了长期连续作战怎么办?遇到高手怎么办?紧急时刻,需要马上撤退,又撤退不了怎么办?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选择地表演几个小动作,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他这样一讲,确实是山寨今后要遇到问题,大家更是全神贯注,等待答案。

    这时,杨来铜上场了。只见他身穿长裤,上身赤裸,浑身无赘肉,肌肉成团坟起。来到场中后,他伸伸胳膊,踢踢腿,下蹲几下,扭胯几下。向旁边一瞧,见到一段长有两丈,粗如人腰的大木。杨来铜二话不说,用脚照长木中间向上一勾,长木飞起。杨来铜一臂夹住长木一头,一手掌控长木方向,迅速舞动起来,或竖起,向下砸去,或横舞,冷风呼呼,刮得人脸生痛。当他舞得正兴,赵明柱从座上跳起,向他跑来。边跑边喊:“敌将武功太高,二师兄救我!”

    “莫急,我来!”杨来铜放下长木,挽起硬弓,搭上一枝箭,身子一扭。也没见他描准,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稳稳射入三百步远的一株树木正中。杨来铜的表演到此结束。

    第二个表演者自然是赵明成了。他左边挂刀,右边斜挎百宝囊,上场二话不说,先打了一套伏虎拳,又耍了一套刀法。练至高潮时,但见刀光不见人,空中响起裂帛声。忽然惊起一群斑鸠,在练兵场斜上方飞过。赵明成扔掉腰刀,两手各从百宝囊中抓起一把小石子,向群鸟掷去。就见这群斑鸠纷纷隧地,寨兵捡起一数,不多不少,正好二十只。

    赵明成的表演借机结束,赵玉竹接着上场。她的上场就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的装束打扮就象天上素娥下凡:头挽双髻分两旁,全身一色粉红装;两眼灵动会说话,彩袖飞舞赶路忙。

    她绕场一周后,快步来到一栋房前,手在墙角一搭,身体飞起,手抓房椽,一个珍珠倒卷帘,翻上屋顶,跑动起来。速度之快,快于平地。脚底刚在屋顶一点,早又飞起,穿房越脊,如闲庭信步。须臾之间,二十几间大房巡视一遍。这时就听范蠡大喊:“撤退!撤退!”

    正当众人惊诧之际,就见赵玉竹一听到号令,飞身下房,直奔场中十几丈高的旗杆,“嗖、嗖、嗖”,扶遥而上,眨眼之间,早已攀爬到杆顶。杆顶是圆形,正好右手可以握住。赵玉竹双脚在旗杆上一蹬,以一臂之力支撑全身放平,与旗杆成丁字形,左手伸开前指,做了一个仙人指路的造型。然后,她右手连颠,整个身体象小鸟啄食一般,转了一圈。忽然,她右手松开,身体倒卷,从旗杆上翻卷下来。正当大家以为出事了,甚至有几人直向场中跑去,准备接住,以勉摔坏之际,还没等他们跑到之际,赵玉竹早已稳稳落地,双手抱拳,团团作了一揖。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掌声一落,稍顷又重新响起,而且不停。武殿臣笑着看向范蠡:“兄弟,你们把大家的馋虫勾出来了,这怎么办?”

    范蠡笑道:“没得说,只好兄弟献丑了。”

    说完,他站起脱掉外衣,空手走入场地,团团一揖,这时掌声方才停息。只见范蠡作了一个半蹲马步形,双手半握拳,放于腰间。忽然,他以左脚跟为轴,以垂直方向向左转去,右手略抬冲去。细心人就会发现,他右手冲出时,早已握成实拳。几乎与右拳同时,右腿紧跟踢出;然后再转身,左拳左腿接连打出;再接着,身子忽高忽低,高时,双拳齐出,低时,扫膛腿到;忽东忽西,指南打北,指北打南,拳法腿法,不断变幻。一会儿蟒蛇出洞,一会猛虎扑食,一会恶狼掏心,一会狡狐穿裆。越打越狠,越打越快。这时就见范蠡起起落落,飞起时,在悬空中能迈出四五步,落地时,一扫一大片。看得众人眼花僚乱,心惊肉跳,张开的嘴合不拢。最后,范蠡好象冲出重围,绕场一周。这一周,与其说是跑完,不如说是飞了一圈更准确。因为他脚一点地,身子便腾空而起,借用惯性,便在空中前进四五步。因为速度太快,人们几乎看不到他脚点地的一瞬。

    当范蠡回到场心,团团一揖后下场了,人们才从惊愕中清醒过来:原来,武功可以练到白日飞升的地步。

    借这个时机,二寨主鼓励大家不要气馁,自觉刻苦练武。他说,范先生有如此神仙般武功,也不过是十年从师苦练的结果,杨来铜等三位兄妹有今天的武功根底,也不过跟从范先生二年左右学武的结果。他们能做到,我们也是父母生养的,我们难道做不到吗!?大家齐声回答:“能做到!”

    声震山谷。

    演武结束,武殿臣邀大家进厅休息。众人边喝茶,边海阔天空,无忧无虑地畅谈起来。范蠡见大家谈的差不多了,便向武殿臣问道:“大哥,不知山寨今后有何打算?”

    武殿臣想也没想,直答道:“在家乡被逼,实在过不下去了,众人一心,这才立我为头上了泰山。我们今后也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更长远的打算,还真没想过。”

    范蠡正容说道:“大哥,小弟有一肺腑之言想对众位说,不知当讲不当讲?”

    “兄弟这样讲就见外了。你我兄弟一见面就觉特别投意,不是兄弟,胜似一母同胞亲兄弟,有话但讲无妨。”武殿臣说。

    “那好,小弟就一吐为快了。大家被逼落草,所作所为无可挑剔,选择泰山为大本营也是理想之地。但小弟认为,一时躲藏可以,却不是长久之计。这里面有三不便:一不便是受到围攻。试想一下,如果官军倒出手来,采取大军长久围困的办法,断了山上给养,那么,形势将很不利。二不便就是不利于山上兄弟长久打算,将来他们老了又怎么办。三不便是兄弟们将来名声有损。我们最好的名声也不过是义盗罢了。”

    “按范先生意见,我们将何以自处?”众人问。

    “此事莫急,我已反复筹划。兄弟们选择泰山为总寨在当时是正确。兄弟们上山后采取的山规也是无可挑剔的。这两条暂时仍应坚守,而且更要加强练兵,练成一支精兵。将来人人以一当十,当百,成为一支拖不散,打不烂,所向无敌的军队。一旦我们找到可以托赖终生的地方,我们就集体投靠那里,发挥我们的长处。在历史上留下我们的闪光点。”

    “好极了,我们就按范兄弟指引的道路走。”

    “范兄弟,我们就在泰山上听从你的召唤!”

    众人极力赞成,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