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帝国的崛起 » 第九十二章 科举改革 中

第九十二章 科举改革 中

    为了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能够更加直面的了解到改良后的造纸术,方寻直接把设计图给画了出来。

    从设置图上可以看出,纸张的制浆工艺和竹纤维布匹,也就是大唐百姓说的竹丝绸是一样的,制作出来的纸浆会被传入到蓄浆池里。

    蓄浆池中有一根管道,管道上方是一个叶轮,当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就会把蓄浆池里面的纸浆吸到一个三棱柱型的浆斗内。

    浆斗底部有一排细缝作为出浆口,随着斗内的纸浆的增多,纸浆受压就会从斗内的出浆口喷射到外面。

    出浆口外面有上下两个长短不一的滚筒传送带,长的那传送带还会在橡胶的表面再裹上一层丝绸。

    纸浆被喷射出来就会落到传送带上,纸浆就会被夹在两个传送带中间输送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会让纸浆受压成型。

    由于丝绸的特殊性,短的传送带到头了纸张也不会掉落,而是被粘在上方的传送带上来到压榨区。

    第一次到达压榨区要手动把一个滚筒升上去使其紧贴传送带,以传送带自身的动力把纸张多余的水分压榨出来,最后到达分离机。

    说是分离机,其实就是一个比传送带略大一点的刀片,刀片是斜放着紧贴在传送带末端的,作用就是使纸张和传送带分离掉落到底下放着的木箱中。

    木箱上方是一个左后移动的横杠,使纸张可以整齐的叠放在木箱里面。

    当木箱里面的纸张堆满了,旁边的人再用剪刀切断,送去晾干即可。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看了方寻的设计图,足足愣了一杯茶的功夫,回过神的李世民只说了四个字。

    巧夺天工!

    方寻:“降低纸张的价格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说的,是降低抄录成本。”

    李世民:“这也能省?”

    方寻点头:“嗯,说起来这一步反而是最简单的,和印章差不多,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此法不可行。”李世民否定道:“印章之所以能印字,归功于印泥的细腻,前人也尝试过用此法印刷文章,但漏墨严重,根本无法观阅,如果用印泥作墨,成本则比请人抄录还要大。”

    方寻解释道:“寻常墨水肯定是不能作为印刷墨来使用的,只要使用油墨,印刷时就不会再出现漏墨现象。”

    班固所著的汉书中上面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指的就是石油。

    沈括对于洧水的研究比班固还深入,他在梦溪笔谈上就写下了“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这段话。

    石油燃烧产生的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碳黑,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黑色染料,也是用来制作油墨的原材料之一。

    不过直接燃烧的话产率太低,要改成放在燃烧的铁板上产烟,然后再把烟气通入管道内使其沉积,最后再收集即可。

    碳黑、高岭土、松节油、石蜡、甘油和酒精,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就能制作出油墨,这些材料的获得都不难。

    现在的石油暂时只能像古书记载的,收集溢出到水沟里面,等后面时机成熟了,再制作石油开采机器。

    虽然这样生产的油墨比不上现代工艺,但只是用来满足活字印刷术的需求,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李世民:“既然子昂你说油墨可以解决印刷时漏墨的问题,那就绝对没差错,高奴县离长安也不远,收集洧水并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朕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不过现在还是要再说一次,有子昂,大唐之幸也。”

    长孙皇后感叹道:“活字印刷术确实很好,只是天下字体上千个,印刷时,要找出对应的字体也是挺麻烦的一件事,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更完美了。”

    方寻:“这个也不难解决,用切音法来分装收集就行了。”

    “切音法?”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互看了一眼,都表示不能懂。

    方寻解释道:“就是按读音来分类。”

    说着,方寻在纸上写下了天下长安四个字,并给每个字标上切音。

    方寻:“天字的切音是特烟天,下字的切音是西啊下,长字的切音是次昂长,安字则是本身就作为切音,像鲁班的班,切音就是波安班。”

    明白了切音的意思,李世民不由得大为赞赏,说到:“这切音法一样不失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经典上面还是有不少深奥的字是他们没能理解的,就算加上注解,学子也只能是只知其意而不知其音,有了切音法,这个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对此,长孙皇后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方寻:“以上的措施只能解决天下学子学习难的问题,但要想让天下学子对科举抱有期望,光靠这几点是远远不够的。”

    李世民不解道:“子昂何出此言,科举作为寒门出头之路,又怎会对科举不抱有期望?”

    方寻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朝廷的选官制度一直都在变,从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到战国的军功授爵制,然后是西汉的察举制,再到晋魏的九品中正制。

    可不管怎么变,都改变不了寒门难出贵子这一现状,普通人要想改变命运,只有在战争时期拿命去拼,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也许有人就说了,察举制不也是和科举一样吗,只要考上了就能当官。

    但问题是,不是随随便便谁都可以去考的,需要有人举荐你,也就是举孝廉,那你才有资格去考。

    这孝不孝,廉不廉,可不是由你说的算的,也不是你做的算的,而是由当地的士族说了才算的。

    也就是说,就算你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品德崇高之人,士族说你不是,那你就不是。

    各朝各代都是这么过来的,想要一朝一夕让百姓对科举抱有信心,就一定得让他们看到科举的公正性,否则一切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