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4:我的东北往事 » 第27章 六年制语文课本

第27章 六年制语文课本

    陶大民的媳妇儿见两个孩子安静下来,这才对张卫东说道,“卫东兄弟,你在家里坐一会儿,我这就去地里把大民叫回来。”

    “好的,嫂子。”

    陶大民的媳妇儿解下腰上的围裙,去田里叫陶大民了。

    张卫东闲着无事,逗两个孩子说话,“大丫儿、二丫儿,今天咋没上学啊?”

    “张叔,今天是星期天呀,学校里放假。”

    “哦。”

    张卫东一连上了十个夜班,把日子都搞混了,居然忘记了今天是周末。

    见大丫儿和二丫儿还在小心翼翼捧着那一块大白兔奶糖舍不得吃,他不由得莞尔,“光瞅着可尝不到甜味呀。”

    “张叔,这糖纸太漂亮了,我舍不得撕呢。”

    “拿过来,张叔给你剥,肯定坏不了糖纸。”

    大丫儿将信将疑的将奶糖递给张卫东。

    张卫东接过来,轻轻拧开糖纸的两端,把里面的奶糖露了出来,“张嘴。”

    大丫儿见糖纸果然没有被撕坏,笑的眯起了眼睛,听话的张开了小嘴。

    张卫东把奶糖放到大丫儿的嘴里,又把糖纸在炕桌上捋平,递给了大丫儿,“喏,把糖纸放在书里夹着。”

    “用不了几天,就会压的板板正正的,能当书签使呢。”

    “真的呀?”

    “呵呵,张叔怎么会骗你呢。”

    二丫儿见姐姐已经吃上了糖,还得了一张完整漂亮的糖纸,忙把手里的奶糖递给张卫东。

    “张叔,张叔,你也帮二丫儿扒开吧!”

    “好。”

    ……

    奶糖含在嘴里,很快就甜了起来。

    二丫儿拍着小手高兴的说道,“甜,真甜呀。”

    大丫儿去了趟里间,很快就出来了,手里还拿了一本书。

    那是一本人教出版社出版的,六制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下册。

    封面是粉红色的桃花,还有一群蜜蜂围着鲜艳的花朵飞舞。

    大丫儿小心翼翼的将糖纸夹到了书本中间,然后赶紧把书合上。

    那样子好像慢一点,糖纸就会飞走似的。

    二丫儿见姐姐收好了糖纸,她也去里屋拿了一本书出来。

    张卫东向那书看去,是一年级语文课本的下册。

    封面上是青青的柳条,还有燕子在柳枝间穿过。

    张卫东看着二丫儿也有样学样的把糖纸夹了起来,笑着对两个丫头说道。

    “你们把这本书压在其他课本的下面,一天的时间就能把糖纸压平整了。”

    “嗯呐!”

    大丫儿和二丫儿乖巧的点点头,就要回屋去压课本。

    这时候,院子里传来了陶大民的声音。

    “卫东兄弟来啦?”

    张卫东听到声音,也从炕上下来,穿上鞋子就要迎出去。

    结果两个小丫头比他还快,已经跑到院子里了。

    二丫儿还献宝似的把书本里的糖纸给陶大民看,“爸,张叔给我们买了奶糖,可甜了!”

    “还有糖纸,你看,漂亮不?”

    陶大民一边把手里的农具靠墙放好,一边笑着对二丫儿说道,“漂亮,老漂亮了。”

    张卫东这时也来到了院子里,“陶哥,下地了啊。”

    “嗯呐,卫东兄弟。”陶大民一边搓着手里的干泥,一边对张卫东说道。

    “不是我说,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还没来得及谢你。”

    “你这又花钱买点心、买奶糖的,让我咋好意思呀。”

    这倒不是陶大民惺惺作态。

    而是这个时候,除非求人办事儿,否则真没有像张卫东这样,拿这么重礼物的。

    甚至在农村,四个白面馒头,或者几根油条,都能过年走一趟亲戚了。

    不开玩笑!

    有时候,那油条都不知道转过几家了,硬的像根擀面杖子似的,牙口不好的,都咬不动。

    “给孩子们买点吃的,啥好意思不好意思的。”张卫东笑着回应道。

    这时候陶大民的媳妇儿端了一盆水出来,“当家的,洗洗手,和卫东兄弟屋里说话。”

    “哎,好。”

    陶大民抹了两把脸,又把手洗干净擦干,这才拉着张卫东的胳膊又回到了屋里。

    坐到炕上,陶大民拿起小笸箩刚要给张卫东敬烟,想到这些天和张卫东见面时,对方都是抽的‘恒大’,又讪讪的收回了手。

    “那个,家里也没有好烟……要不我给你卷一支尝尝?”

    “没事儿,我这带着呢。”张卫东赶忙摆手。

    别的他都能将就一下,就是抽烟这口儿,不好将就。

    那老旱烟,抽一口都辣嗓子。

    张卫东可不敢让陶大民给他卷。

    陶大民见张卫东摆手,便放下笸箩,掐碎了点烟叶,用卷烟纸给自己卷了一根。

    东北人卷旱烟,习惯是一头儿大一头儿小。

    小的那头,是放在嘴里嘬的。

    大的那头,则会先把纸勉成一条信子,在点火之前再揪掉。

    陶大民卷好旱烟之后,没有先点着,而是划了火柴,探向张卫东。

    这下张卫东也没法再管健康不健康、孩子不孩子的了,只得掏出‘恒大’叼在嘴上,让陶大民给自己点上。

    好在现在的天暖和,外屋地开着门,烟气一会儿也就散了。

    等张卫东的烟点燃之后,陶大民这才把火柴凑向自己,将那只卷好的旱烟点上。

    这一小会儿,火柴已经快要烧到他手指头了。

    陶大民赶紧晃了晃手,一缕青烟从火柴上冒出,火柴终于熄灭了。

    “卫东兄弟,昨天你和我说不打算卖菜了,想要干点别的?”

    陶大民吐出一股浓浓的烟雾,对张卫东问道。

    “嗯,以后我打算在各个村、屯子收鸡蛋,卖到市里去。”

    张卫东透过烟雾,对陶大民说道。

    “可是,为啥呀?这蔬菜不是卖的好好的么?”

    “再说了,鸡蛋可不好收呢,有钱也不好使。”

    “陶哥,这些天已经开始有人学着我,走街串巷的卖菜了。”

    “那里面很多都是市里人在乡下的亲戚,蔬菜就是他们自己种的,成本低,压起价来那是一点儿都不手软。”

    “最后这两天,菜不好卖不说,价格也被压的很低。”

    “我估计,再过段时间呀,这事儿也就只能赚个辛苦钱了,没啥意思。”

    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张卫东没有对陶大民说。

    即使是说了,以现在陶大民的眼界,也很难明白其中的道理。

    那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