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4:我的东北往事 » 第63章 还是太心软了

第63章 还是太心软了

    人事科里,一众人像看怪物似的看着张卫东,时不时的还低声耳语几句。

    虽然听不到她们讨论的什么,但张卫东大致也能猜的出来。

    无外乎就是亲手砸了自己的‘铁饭碗’,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办完手续之后,他向小刘道过谢,便匆匆离开了厂办公大楼。

    今天来制锨厂,除了办手续之外,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事情要办呢。

    ……

    车间里,听到张卫东已经办好了停薪留职,几个年龄大的师傅,拍了拍张卫东的胳膊,想说什么,最后只是一声叹息。

    在他们看来,张卫东这一步走的实在是不应该。

    年轻一些的倒还好些,调侃着张卫东,以后发财了一定要请他们喝酒云云。

    张卫东一一笑着应了。

    之前商量好的十几个工友,果然都如约把粮票带在了身上。

    这时候纷纷拿出来,凑了将近600斤,多的人几十斤,少的也有个十来斤。

    张卫东有心挨个给大家把钱结了,可倒卖粮票毕竟是违法的事情。

    这里又是车间,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

    张卫东可不想因为这点儿小事,落了口实。

    因此他便委托工段长孙长喜,将带粮票的工友每人多少斤记在本子上,然后他按总数把钱交给孙长喜。

    等他走了之后,工友们再去工段长那里领钱。

    孙长喜不由得暗赞张卫东的脑瓜好使,这么小的事情都考虑的如此周全。

    也许这家伙出去之后,真的能闯出一番天地来,也说不定呢。

    临走的时候,张卫东又嘱咐大家,以后粮票他长期的要。

    有关系好的,可以帮着他说合一下。

    另外就是以后他就不来车间收了,大家可以去他家里。

    他二姐张卫红到时候会按斤两给大家结钱的。

    这些人大多数都住在制锨厂的家属院,即使没有去过张卫东家,也知道大体的位置,到时候打听一下就行。

    因此纷纷应了下来,说是以后攒下的粮票都给张卫东送家去,有其他朋友的也一并介绍过去。

    张卫东也笑着向众人表示感谢,并说等有空回来找大家喝酒。

    ……

    从制锨厂出来,张卫东先是去了趟靠山屯。

    这一次,倒不是为了去看强子和老色鸡蛋收的咋样了。

    有了现成的粮票,根本不用担心收不上蛋来。

    只要这俩家伙不耍懒,三天时间足够他俩收到两百斤鸡蛋了。

    他之所以去这一趟,是昨天大舅说的,今天后座的货架就能打好,让他有空就过来楸。

    来到大舅家里,先是和姥爷姥姥说了会子话。

    姥爷见他心不在焉的光往院子里瞄,笑着说道,“你大舅昨晚上就给你弄好了,还特意刷了一遍清漆,现在也该晾得差不多了,去看看吧。”

    “嗯呐!”

    大舅并没在家,下地干活去了。

    院子里一处通风阴凉的地方,放着一副崭新的木制货架。

    张卫东看着这幅货架,简直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

    姥爷在身后对他说道,“你大舅说,你这是要架筐装鸡蛋的,所以特意在底下给你加了一层胶皮。”

    张卫东没想到平时少言寡语的大舅,对自己竟然这么好。

    在他上一世的记忆中,对大舅的印象很淡。

    母亲去世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来往了。

    没想到居然是一个面冷心热的长辈。

    他上前拿手试了试份量,沉甸甸的,应该是用了不错的木料。

    搬着货架安到大金鹿的后座上,也非常的贴合。

    在姥爷的指导下,张卫东把车座、后梁等几个位置进行了固定。

    固定好了之后,这个货架简直就和大金鹿融为了一体。

    “真是太好了,等见着大舅,我得好好谢谢他。”

    姥爷笑着说道,“当舅的给外甥做个玩意儿,还啥谢不谢的,咋,听你这意思中午又要走啊?”

    “嗯,姥爷,我得去趟小山屯。”

    “你这孩子,一天到晚忙忙叨叨的干啥,上班儿就够累挺的了……”

    姥爷这边儿,张卫东还没有对他们说自己辞职的事情。

    因此,姥爷还以为这是他在上班之外干的事情呢。

    进屋又和两位老人说了一会儿话,张卫东这才离开。

    姥姥嗔怪他中午也不在家吃饭。

    姥爷则去仓房拎了两个柳条筐出来,“这俩大小正合适,挂上吧。”

    张卫东一看,大舅连货筐都给自己准备好了,不由得又是一阵感动。

    前世很多弥足珍贵的东西,自己都没有去珍惜。

    希望重活一次的自己,能把这些缺憾都弥补上吧。

    ……

    从姥爷家出来,车子后面多了一副货架和两个柳条筐。

    张卫东稍稍一寻思,便决定把筐留在老强子他家。

    陶大民那边儿,自己已经交待过陶嫂,让她提前准备好筐,再带过去也是浪费。

    正好留在靠山屯这边用。

    敲开老强子家的门,还是强子的三姐在家。

    说是强子一早就出去了。

    对于两个发小的态度,张卫东还是比较认可的。

    希望他们不是三分钟热度就好。

    三姐还让张卫东去仓房看看俩小子收回来的鸡蛋。

    张卫东进去一看,好家伙,这不都快有一百斤了吗?

    赶忙回头问道,“三姐,这是强子一个人收的?”

    “哪儿呀,他和二山俩人合着放的。”

    “俩人还在那还嘀嘀咕咕的,什么三哥要是扣钱,就一人一半……也不知道说的是啥意思。”

    张卫东心说这就对了。

    俩人昨天一天收了一百斤,再有今天一天,两百斤应该问题不大。

    看来自己给的三天时间,还是有些宽裕了呀。

    想到后世的‘九九六’,张卫东觉得自己还是太心软了。

    ……

    从靠山屯到小山屯,直线距离也就十多里路。

    但真走起来来,要先进市里,在拐到去那边的乡道。

    这么一折,就要二十多里路了。

    虽然张卫东骑的快,但也要一个多小时。

    经过胜利村的时候,他又想起了那天遇到张三的情景。

    那位大姐一身打扮,一看就是个国家干部,甚至职位还不低。

    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面。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有关系的和没关系的,其中的差距,真可谓是天差地别呀。

    张卫东知悉未来的走势,但在官面上的人脉却远远不足。

    不知道适逢其会救下的这位大姐,能否在这方面给自己一些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