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暮春四月闲人少 » 第九十三章 小荷初露

第九十三章 小荷初露

    中秋佳节,游人如梭。广南府城主街上的冠南楼,今夜的生意虽比不得燕荔湖的热闹,却精致风雅,客人络绎不绝。

    直到后半夜,客人渐绝,林花方去了后院心不在焉地算着账。今夜的事,成与不成,只怕都是血流如河。

    林花实在算不下去,放下笔,捡起腰间垂着的玉环,一圈圈地盘着。自从上次沈了了退了腕上的玛瑙珠串当念佛,她想事时便拣自个儿的玉环转。

    丑时过半,林花盯着滴漏的眼有些酸,翠喜说施大掌柜来了。今夜施常是去了翠香楼,林花听见赶紧迎进来。

    “施大哥,”林花眼里透着害怕:“可是出什么事了?”

    施常摆摆手:“没什么大事,我这也没什么大事。”

    林花强自定了定,叫翠喜换了茶,待她放下几样点心并一碗梨汤,林花才问:“翠香楼那里,一切妥当?”

    施常一边喝着梨汤解酒,一边答:“都妥当,市舶司的人,叫得上名字的都在那儿了。”

    放下碗,施常凑近林花:“我来,是问一事:你可知,高大哥跟王爷提没提他当年的事?”

    林花蹙眉想了想,答:“高大哥见王爷,我没在跟前,过后还是那个叫秀娘的知会我们。说没说,只怕只有问高大哥了。”

    施常点点头。林花忍不住问:“此事不妥?”

    施常斟酌半响,说:“我也不清楚。今日文会,有人用‘济云帆’的名号留了两句诗。诗意出众,像是要引人注目。我便想着,高大哥当年的事,在贵人手里根本算不上什么。只是,”

    施常稍稍犹豫,再说:“只是,若我们自己不说,待王爷查出来,这知而不言成了有心欺瞒,怕是不好。”

    林花思虑片刻,凄然一笑:“咱们把今夜熬过去,明日如何,明日再说。”

    施常也跟着哂笑:“可不是!我倒是魔怔了,纠缠这些末节。”

    林花定了心神,手里的帐倒清楚起来,扒拉算盘声轻快无比。施常喝完汤,再吃了两块点心,拿帕子擦好手,刚准备走,想起一事。

    “梁家那边,”施常踌躇着问:“不会有什么变化吧?”

    林花停了算盘,拿笔写个记号,抬头压低声音说:“方姨娘那里,我亲自去的。你知道,梁家一向在咱们撷绣坊做衣服。”

    施常坐回桌前,低着头听林花说话。

    “方姨娘的儿子,梁三爷,跟梁家大爷一样爱美人。娶了荆湖路永州的丁家姑娘,后宅里头清静了些,但也没断过各种官司。前些日子我瞧着丁三奶奶气色不好,留心打听了,竟是怀上了。”

    施常上岸后虽常与官府打交道,却依然光棍一个,后宅之事一窍不通,疑惑地望着林花:“咱们从来不做拿别家孩童做筹码的事。”

    “唬,施大哥说什么呢!那损阴德的事怎么能够!”

    被林花压着声音啐了一口,施常只得讪讪一笑:“林家妹子,这到底什么意思?”

    “前头咱们寻她,原本因为她是罪臣之后,祖上与钟家有仇。可那都多久的事了,咱们也没把握不是?”

    施常点点头,王爷吩咐的时候,他们都想破了头。就这么点事,不足以让方姨娘反了钟老夫人。

    “后来还是沈了了,瞧着这梁三爷实在不成器,老的小的都往她翠香阁跑也就算了,都看上心容,那算什么!毫无廉耻,脸面都不要了!”

    林花恶心地瘪瘪嘴:“后来才知道,梁老爷三个儿子,全是姨娘所出,自小跟着钟老夫人长大。这算是,故意养歪的吧。”

    施常怔忡间,明白了林花的意思。方姨娘就生了梁三爷,被钟老夫人养歪了,心里肯定难受。溺子如杀子。这仇,怕是比祖辈的恩怨,来得切肤得多。

    “这孙子辈,钟老夫人还要亲自教养?”施常问。

    “钟老夫人毕竟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不过,最近放出了话,说要从孙子辈里挑一个,放到她屋里头,聊慰膝下寂寥。”

    林花叹息一声,最后加了句:“丁三奶奶怀上都三月余了,愣是把钟老夫人瞒得死死的。”

    施常心下感慨,这一代代的恩怨,真是算不清了。他们大哥高辛,还有二哥,唉……

    广南府城往北,便是知州府衙。

    章蔓清在工房前的院子里,跟大哥郭清复盘今日的来人。她听到长空说没跟到,只觉泄气。

    俞师爷在旁边又捏起了他那为数不多的八字胡。

    “姑娘不必泄气。我这有些发现,姑娘一同看看如何?”

    俞师爷甫一开声,章蔓清便扭头盯着他细瞧。这人生得可真是不怎么样,偏他一举一动都是自顾风流的模样,如戏文般滑稽。

    谁知道这只猞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章蔓清三人再次聚集在石桌前,纸上的字迹是俞师爷刚写上去的,一笔骨力遒劲的行书。章蔓清再次心里叹了一声。此般世间,远如章皇后,近如郭清俞师爷,字如其人的论调可以推翻了。

    她自己那字,可以不练了吧?

    不消三人细看,俞师爷取起纸张,细细解释道:“工房簿籍档存众多,一时无法细查。这些日子与知州查钱粮,我便顺着钱银查物料。你们瞧,”

    俞师爷指向纸上的日期:“这是我刚抄录的。过往五年,这石场花销越来越大,我查了档存,原是买的硝越来越多。”

    “做什么要这么多硝……”郭清略一停顿,头一个想到的是今夜那些牛皮筋角:“制皮货?”

    倒是章节南老成持重些,思虑半响,疑惑地问:“先生,此硝可是制皮的硝?”

    俞师爷对于章节南的谨慎甚为满意,捋了捋胡须:“否。此为硝石。”

    说完,俞师爷眼睛不停地溜章蔓清。章蔓清敏锐地发觉俞师爷的余光,挑了挑眉,这猞猁瞧她做什么?她知道什么是硝石……硝石,嗐,她还真知道!

    “做爆竹的硝石?”章蔓清提点着问,看向郭清:“今夜那声响?”

    郭清瞬间领悟,瞪眼看向俞师爷。

    俞师爷垂眼点头,轻轻唉了一声。这章府最得天独厚集灵气于一身的,怕就是这位姑娘了。感叹归感叹,也没耽误俞师爷紧着问:“什么声响?”

    这次轮到郭清叹气,将燕荔湖口那船,还有那声闷响,逐一告之。

    “这般……歹毒!”章节南听完,憋红了脸,迸出了一句评语。

    郭清点点头。今夜燕荔湖游船众多,他们已搁在湖口,聚集的小艇和游人更胜往常。即便炸开来伤的人有数,那引发的骚乱,能伤人无数。

    这些不逞之徒,更可借乱逃走。今夜,不就跑了几个。

    “先是甘草设局,后有火药消迹,南哥儿说他们歹毒,很克制了。”俞师爷轻轻放下手里的纸。

    “何先生说过,硝石需官引方可贩卖,他们若想要此物,经广南府衙确实最为便宜。”

    章节南想起何言树的话。自从父亲吩咐何先生教授广南民风民情,广南重商,经济事理何先生便全都涵括进来一并教授。

    章蔓清瞧着俞猞猁眯着眼,不知在想什么,便道:“单靠硝石,可成不了事。”

    俞师爷嘿嘿一笑,愣是让章蔓清一身鸡皮疙瘩。

    “姑娘问的是。南哥儿,昨夜胡大掌柜给的单子,你收着呢?”

    章节南不解,见郭清也疑惑地望向他,便转身想吩咐临山去取。谁知道还未扬声,临川已一路小跑进来:“哥儿,爷的烧退了!”

    说完,又赶紧给章蔓清等行了礼。章节南听罢,急忙带着临川去后院,郭清也抬脚跟过去。

    章蔓清晚了一步,犹豫了下,出远门前跟在俞师爷身后,轻声问:“先生,硫黄能入药?”

    俞师爷与章蔓清,比章节南和郭清慢了几步,几乎并排走着。

    “硫黄不仅入药,且能驱蚊除虫。广南路瘴气多,虫蚁更多,硫黄的用量颇大。”

    俞师爷说完,又用眼角扫了眼章蔓清:“姑娘蕙质兰心,涉猎甚广。”

    “先生,世间如我这样的女子,最不缺的就是时间。”章蔓清抿了抿嘴,下定决心:“而章家,又不缺书。”

    章蔓清不求能骗过这只猞猁,只是给他个过得去的说法而已:“宣平十一年立火药作,邸报都有的事。”

    说完,快步跟上章节南和郭清。

    俞师爷果然眯着眼睛看着前面的章蔓清。邸抄是有火药作的事,可火药成分怎么会堂而皇之公示天下。

    成分是与爆竹有些类似,翻翻书确能找到。可难为她触类旁通一叶知秋。

    走在前面的三人,南哥儿他自小看着,性子沉稳忠厚,最宜守中。这个郭家少爷,脸看着诚恳老实,为人却是机警灵敏。

    而这个章府二姑娘,他知之甚少。但短短两夜,虑事周全闻一知十,如锥立囊中小荷初露。

    郭家一门三子个个不同凡响,而章家,子嗣不丰,但有一个算一个。女子出类拔萃,前有章皇后,后来者……俞师爷不由再溜了眼章蔓清,这一场事下来,可就都能看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