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金戈铁马从军行 » 第10章 姚合之死

第10章 姚合之死

    北狄,乌兰城。

    “雪殿下,大夏王朝那边传来消息。”一个士兵来到慕容雪面前说道。

    慕容雪平静地接过士兵递来的消息,封缄完好,显然是绝密。

    消息只有十二个字:“姚合将往宁州,调查林瑾一事。”

    “姚合。”

    慕容雪咀嚼着这个名字。

    对于这个名字,慕容雪并不陌生,他是大夏王朝的中流砥柱,辅佐大夏王朝走向鼎盛,辅佐过武帝、文帝、明帝三个皇帝,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三朝老臣。面对姚合这个名字,即使身处敌对立场,也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雪殿下?”这个传令的士兵轻轻叫道。

    “我没事,告诉宁州方面的那位,让他干好本职工作,依令行事。”慕容雪如此说道。

    “诺。”士兵缓缓退出大帐。

    帐内,慕容雪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她动摇了,为了离间宁州和朝廷,刺杀为民众谋福祉的一代贤相姚合,这是否太过残酷了一点?

    “姚合前辈高风亮节,奈何立场不同。”慕容雪又叫回了刚才送消息的士兵,说道:“行动取消。”

    “殿下,错过了这次机会,想要离间朝廷和宁州就更加困难了。”这名士兵说道。

    “姚合和我们虽然各为其主,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他下手。况且姚合是我们慕容族的恩人,对恩人下手,我做不到。”慕容雪说道。

    当年慕容族分裂为三,慕容宇只是慕容族三位族长之一。慕容族的三位族长互相征战,局势动荡不安。此时,姚合作为大夏王朝的使者出使北狄,并给予了慕容宇一些帮助。虽然慕容宇后来和大夏王朝决裂,但他们慕容氏向来恩怨分明,还是把姚合当成朋友一样对待。

    “为恩情所累,会坏了殿下的大计啊!”传令的士兵说道。

    “不用说了,容我再想别的办法。”慕容雪道。

    八月七日,姚合到达宁州宁远城,林瑾听说朝廷指派姚合为四州经略观察使,亲自出城相迎。

    “林少将军勤于军务,是我大夏朝的幸事。”姚合开口说道。

    “姚相有何见教,但说无妨。”林瑾开诚布公地说道。

    “老朽确实是应陛下和太后的要求,前来问将军几件事情。”姚合说道,“从你们宁州回来的传诏官,控告你窃取兵符、私运粮草、私下与敌人议和、以下犯上并软禁宁州总督和宁州刺史。太后震怒,让老朽来彻查此事。”

    林瑾脸色变了变。这个传诏官,真的够毒!自己确实是怠慢了他,但他竟然把自己往死里整。

    想了一想,林瑾最后还是说:“这些在下都干过,在下不否认。但北狄入境,事急从权,我是为了抵御北狄所以才出此下策。”

    姚合有些不敢相信,说道:“这些指控都是真的?你知道你这样做的后果吗?”

    林瑾正色道:“北狄入境,总督怯敌扰乱军心,我不得已只能够代行总督事稳定军心。我军粮草不足,军械匮乏,不得已假传消息,窃取兵符。若不然,北狄现在已经拿下了整个宁州了。”

    姚合说道:“事急从权可以理解,但你这么做确实太过鲁莽,具体情形我会调查清楚,如若真是情有可原,定会给将军一个公道。那么与敌私订和议又是怎么回事?”

    “我军大胜北狄军,但当时我们的军队也没有余力进行追击,所以我和敌方将领签订了和议。”

    “传诏官指出,你私放敌军士兵,是为了养寇自重,而且与敌军相约攻打朔州和凉州,好让你父亲重新得到重用。”

    林瑾一怔,他和慕容雪的谈话,只有他们两人知道,不是自己这边传出来的,就是慕容雪那边传出来的。而按照传诏官的表现来看,很有可能他就是慕容雪的人,想要离间他们和朝廷的关系。

    “传诏官是慕容族的人,根本没有这回事,这是污蔑和陷害。”林瑾说道,“而且既然是我和慕容雪密谋,传诏官又如何知道?”

    姚合回答道:“是非曲直我自会查实,但我事先提醒将军一点。”

    林瑾恭敬地说:“但凭赐教”。

    姚合说道:“你父亲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但你千万不可以做傻事。实在不行你可向朝廷交涉,说明情况,提出你的诉求,但千万不要行叛逆之事啊,否则你就是大夏王朝的罪人。我老了,一路走过来,不想看到乱世了。”

    林瑾说道:“姚相一言,我谨记于心。”

    八月七日夜,宁州宁远城。

    姚合站在窗前,久久凝视着夜空。夜空繁星点点,一轮明月镶嵌在如同钻石的星光里,格外璀璨夺目。但姚合的心却并不像夜色那么平静。

    从帝都出发之前,姚合是充分信任林晟父子俩的。他们父子俩镇守宁远多年,功勋卓著,一向忠心耿耿。所以姚合才替他们说好话,希望能够彻查真相为他们平反。但从白天的谈话中,姚合基本上已经可以判断:所有对林瑾的控告都是真的。按照姚合以前的个性,一定会如实禀告,而如实禀告的后果就是忠直的林晟被处斩,林瑾率东北军独立。而这并不是姚合想要看到的局面,而且林瑾如此行事,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北狄军,一方面是为了帮助他的父亲,确实情有可原。但如果就此隐瞒不报,有不符合姚合的个性。如何抉择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边,宁远城附近的一座山脉上。

    “尊使,族长可还安好?”一个蒙面人道。

    “这场战役的失败,你要负很大的责任。”北狄的尊使回答道,“宁远军军需不足,想来是你动的手脚。可宁远军粮草军械送达,这么大的事情你竟然隐瞒不报,我军反应不及,结果被打得惨败。”

    “尊使恕罪,战前在下利用职务之便,差点断掉了宁远军的储备。但林晟也因为在下筹集粮草军械不力,把在下关了起来。”蒙面人道,“所以战争期间,在下没能把情报送出去。”

    “你没有暴露吧?”尊使问道。

    “没有。主要靠的是公主的妙计,离间了宁远和朝廷的关系,所以我才有借口推脱。”蒙面人说道,“如果他们发现我通敌,那么就不是把我关起来那么简单了。”

    尊使说,“林晟治军极严,按照规定,宁远军粮草由宁州州府供给,宁州州府的粮草由大夏朝廷统一调拨。但为防边地有警,宁远城要储备三十日之粮以备不时之需,即使有突发事件,至少也要储备二十日之粮。如果不是林晟不久就被夺了兵权没来得及发落,你就不是关一顿那么简单了。”

    尊使继续道:“雪殿下让你用职务之便给宁远军造成一点麻烦。但拼着你暴露的损失,换来了这样的结果,雪殿下确实很不满意。”

    依靠这个掌管军需的内应,结合着林瑾军的反应,慕容雪不难推断林瑾已经弹尽粮绝。但也是因为这个军需官内应在战前就被拿下了,换成了传令的刘恒来督粮草军械,导致北狄军并没能掌握完整的情报。幸而林瑾还没有怀疑到他,他还可以继续成为北狄军的一颗钉子。

    尊使又道:“因为军需问题,林瑾战前很是被动,你现在站在风口浪尖上,万事一定要小心。不过,我这次来,并不是传达公主的命令的。”

    蒙面人说道:“尊使的意思是?”

    尊使说:“公主本来计划着让你刺杀出使的官员,这样林瑾就会背上刺杀朝廷要员的罪责。但出使的人是对北狄有恩的姚合,所以公主放弃了这次的计划。但国家大计不可为私情所夺,我的意思你听明白了吗?”

    蒙面人道:“明白了。我的一家老小都掌握在公主手上,若事情有变,希望尊使照顾一二。”

    尊使回答道:“放心,你且去办,我会帮你善后的,一定保你家小平安。”

    八月八日,第一缕阳光照在宁远城的大地上,格外明亮。但对宁远城来说,明亮的阳光带来的不是温暖,而是血淋淋的现实——姚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