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词演义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三)作者:(褚成炎,杨轩)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三)作者:(褚成炎,杨轩)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糕玉谢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

    曹彬军营门口日外

    已备好的受降台,大显庄严威武之势,来回走动的得胜宋军威风满面。

    皇宫日内

    李煜安静地坐在案头,手中拿着线装木本大字唐诗善本,在聚精会神地读书

    周雍换上素衣,带群臣等待李煜下旨。其他妃娱人等候列于后。

    太监:“国主,按约定的时间,该起驾了。”李是听太监催驾,咬紧牙关,滴下几滴清泪。字幕并面外音:

    李煜读完最后一首唐诗,才起身往曹彬军门投降。李煜自己脱去上衣,让太监宫娥在他身上捆着荆条。众人见状哭不成声:“国主,国主,国主。”宋营曹彬军营门口日外得胜宋军军威森严。曹彬高坐受降台上。

    曹彬报事官:“报,亡国之君李煜,偕家人肉袒前来投降。”曹彬:“吾皇太祖万岁万万岁。”宋军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煜在家人陪同下背着荆条弱如惊弓之鸟,一步一踱走向受降台。李煜在震耳欲聋的“吾皇太祖万岁万岁万万岁”声中,跪在受降台下。

    周薇等跪在其后。字幕:

    北宋开宝八年(975)十一月二十七日,李煜率子弟官属四人出降。南唐灭亡,时年李煜39岁。

    南唐宫苑晨内

    尘雾锁住连接云霄的凤阁龙楼。鳞次栉比的层层宫殿大门关闭。

    有些前门或道旁空荡处,尚见衣裳鞋袜遗弃物品,一片凄凉。玉树琼花,烟聚萝缠。只有池中溪水依旧向前流淌。金陵城外晨

    绵绵细雨伴着冷冷凄风,使行人瑟瑟不安。

    徐铉、汤悦、张洎等百十名南唐亡国臣僚,穿着失去顶戴的旧朝服,朝江边走去。

    送行的亲眷惊恐哭泣。各自向亲人倾诉道别之情。江边日外

    身着素衣,头戴纱帽的李煜在周薇和妃嫔陪同下来到江边,一片凄然不堪回首。

    茫茫江水送来十艘靠岸的船只。

    李煜见歌伎娘也在其中,他心浮一丝感动。

    李煜:“窅娘,你可不去吧,北地之行,非南国宫闱,那里哪有你或歌或舞的场所。不用跟朕……啊,不用跟朕去了。“

    周薇:“窅娘,自便为好。”

    娘含着眼泪:“娘深知国主和皇后的恩德,娘缩足为轻舞,轻舞全为感皇恩,纵然前程似刀火,一片丹心共泥泞。国主、皇后,不要抛弃娘吧!”

    窅娘冒雨下跪。

    李煜:“难为你了,难为你了!”

    周薇对身边的宫娥:“北上船只快到了,你们都可各自安排,勿须随舟而去。”

    嫔御流珠:“国主、皇后,家破燕犹栖,黄犬终不离,生当为义御、死亦护宅基。(流珠洒泪下跪)国主、皇后,勿逼散我等吧!”

    李煜、周薇潸然。

    早已等待江边的宋军耀武扬威大显胜利者的傲勇之气。

    一宋军:“北上人等听着,因行程紧急,所有人等,都由这十艘船只运送北上。不论什么君后嫔妃、将军相宰、文彦武胄,必须听从我军安排,任何人不得有违。”

    挤满行人的船只,在江水中颠簸飘荡。押船宋军刀光剑影,杀气腾腾。

    船舟远去,把一座古老的金陵城抛在后边,渐渐不见城廓。站立船中的李煜,远望石城,潸然泣下。李煜望江赋诗:字幕并朗诵: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

    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

    闲坐细思量。

    雨打船舟,凄凄江风,舟上所有人狼狈不堪。字幕:

    北宋开宝八年乙亥(975)十一月二十八日,李煜举族冒雨登舟北上汴梁。

    江中日外

    拥挤的船上,相互依持,难分君臣主仆、高低贵贱。周薇为李煜擦额头上的雨滴。

    宫人为之凄切。

    船只远去,一片空旷的江水……汴梁明德楼日外

    明德楼还可看见元宵刚过的新年余影。喜庆的年联,两旁的街灯。楼上楼下持刀握戟的卫胄。

    楼台正中的受降台空席无人。两旁宫卫早已排开阵势。

    归降所有人一律身着白衣,头戴纱帽。李煜肩背降表,含着凄凉的泪水,率臣眷45人,朝明德楼走去。

    前面导行宋军大声呼叫:“朝东直行,不得交头接耳,相互顾盼。”后面监押宋军:“步履加速,前面接上,不得走走停停,拉空行道。”左侧监押宋军:“不准左顾右盼,不准哗然私语。”

    右侧监押宋军:“快到明德楼,不准仰视,不能旁观,到后各自按位恭候。”

    李煜、徐铉、张洎等俯首立在明德楼下。楼上执事宋军:“皇上驾到。”

    楼上楼下震天动地的“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敬呼声彻屋惊厦。李煜等一齐跪地,浑身颤抖,肩上降表倾斜。赵匡胤向下扫视,茫茫一片白色。

    侍臣:“启禀圣上,微臣献上曹彬大人呈送圣上的露布’。”。罪低赵匡胤接过“露布”略览,轻轻摇头,让侍臣把“露布”拿回退下。

    赵匡胤:“下跪李煜诸众,来京恰逢旧岁换新,孤念尔等南迁北移身劳未释,本应早举之降典延至今日,尔等可知恩乎!”大”:微国串

    众降臣:“皇恩浩荡,罪臣铭感不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用平

    赵匡胤:“李煜。”“!否罪

    李煜:“罪臣李煜在跪。”:普自世韩自米

    赵匡胤:“孤数次诏尔回朝,尔竟违令不从!”回山古琳园,另李煜听赵匡胤此言魂飞魄散,言蹇语涩不能复言,他浑身无力似要倾倒。

    李煜:“罪臣不敢违令,确系贱缠身,今身负降表,乞万岁罚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匡胤:“呈降表。”

    李煜取下降表双手举过头顶,太监接降表后,李煜俯首顶礼。李煜:“罪臣归降之诚,已书表内。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匡胤接过降表过目:“李煜,尔多次不遵诏执事,有违朝令。今日受降按律应宣读'露布’昭告天下。孤念你一介文儒,鲜知治国之事不于宣读,按历代亡国封降的惯例,封尔光禄大夫,检校大傅,右千生上将军。你多次违令不遵,孤再加封尔为'违令侯’,以享薪俸。赐第'礼贤宅’,供家眷人等享用。”

    太监:“快谢皇恩。”

    李煜在半惊半醒中俯首:“微臣叩谢皇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匡胤:“李煜、周薇身边宫佣,仍留其执事,其余文武45人等孤将酌情封赐,此不一一赘言。”

    下跪人等齐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匡胤翻阅受降名单中,有“徐铉、张洎”二人名字,顿时怒上心头。喃喃自语:“徐铉、张洎,哼!”

    赵匡胤忽然厉声喝道:“徐铉,你知罪否!”

    徐铉一愣,即刻回过神来,向前一步,跨出队列,从容道:“臣徐铉知罪。徐铉身为江南大臣,上未保其君,下未护其民,未能为国尽忠。为民尽孝,致使国家破灭,君臣北上,此乃罪该万死,勿须再言其他罪错了。”

    赵匡胤面带悦色转向张洎。

    赵匡胤:“大胆的张洎,李煜不朝,抗命不遵,全是你等教唆所致。我军围攻金陵,汝竟敢自修蜡丸书,求援契丹,想垂死挣扎,你知罪否!”

    张洎神色自若:“臣昔为江南宣政院副使,理应尽忠其主,尽孝其民,国之将亡,山河难保,有何策不可想!有何计不可为!臣在江南所作帛书多矣,投契丹之蜡书,仅其中一件罢了。这均属臣业内之事,若陛下以此定臣之罪,臣死得其所矣!”赵匡胤大悦,当着群臣赞许徐、张二人。

    赵匡胤:“卿等皆忠臣也。向有两国相争,各为其主之说。朕不加罪尔等,而今尔等臣事于朕,也要像往昔侍李煜一样尽忠。”

    受降者齐呼:“万岁万万岁!”赵匡胤:“徐铉听封。”徐铉:“臣在。”

    赵匡胤:“孤封你为'太龘子率更令。”徐铉:“臣谢皇恩。”赵匡胤:“张洎听封。”张洎:“臣静听。”

    赵匡胤:“孤封你为太龘子中允。”张洎:“臣张洎谢恩。”赵匡胤:“赐坐。”

    太监:“吾皇心怀环宇,手执乾坤。满朝文武不论开国功臣或迟来降归,应感大恩大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万岁万岁万万岁!”梧桐深院日外

    绵绵细雨,夹着倒春的寒霜。把深院的枯枝残叶和孤独无助的小楼、凌浸的愁眉、凄伤的流着滴滴珠泪淹没。这泪珠儿,点点滴滴在推窗人的心头。

    李煜轻推窗户怯怯望外。

    两鬓寒霜浸染,消瘦的李煜不敢伸头顾盼,他缩颈闭窗掩帘于内。小楼日内

    两鬓斑白,瘦弱残腰的李煜呆呆站在窗前。

    周薇:“今后时间漫长,不知何许事还会袭来,国主须珍重。”几个宫娥见势难以开口,只得离开。

    李煜:“皇后啊!你我禁在这梧桐深院,固在这小小楼堂,朕有千丝忧虑,万缕悲伤。”

    周薇:“君当静养其心,祸尽泰来。”

    李煜:“哎!四十年了,四十年了……国亡家破才识干戈啊!”

    李煜提笔坐在案头。字幕并画外音: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在字幕和画外音时叠映如下镜头:

    1.展现江南庞大的国土。

    2.金陵高入天际的凤阁龙楼。

    3.宫中树林丛茂(玉树琼花),似烟聚萝缠。

    4.仓皇拜庙,教坊乐声悠扬。

    5.面对身边宫娥垂泪。

    宫娥面对向着她们垂泪的李煜,都一齐跪在地上,周薇为其拭泪。众宫娥:“国主,珍重!国主,珍重!”李煜仍呆呆望着身边的宫娥垂泪。小楼夜内

    更阑夜静,烛影黯然。

    周薇和窅娘娘等几位宫娥,守候着尚未上床的李煜。李煜愁着脸,在室内踱东步西,唉声叹气。周薇示娘等退出室外。

    周薇:“国主,夜快三更,该歇息了。”

    李煜向周薇手示,要其先睡。李煜复又坐在案前木椅上。宫娥入内献茶,轻步退出。楼外传来三更报时声。

    周薇:“三更鼓响,国主早该就寝了。”李煜:“贤卿各自休息,朕静片刻。”李煜在烛光下翻阅一部典籍。

    灯光烛泪,朦胧中,李煜眯眼进入梦乡了--江南盛时的春天景色。

    江面碧波荡漾,过往船只交驰,船上管弦齐奏,乐声悠扬。城内柳絮飞舞,鲜花盛开,仕女赏花,倾城而出。赏花女甲:“姐姐,这花儿让我别一朵在姐姐头上吧。“

    赏花女乙:“妹妹,这红红的花儿,就像妹妹那俊美的脸儿,把这朵花别在妹妹头上,妹妹才真乖巧啊!

    城内花絮相混,掀起九陌红尘。

    春江春水,一派如痴如醉的狂欢忙碌景象。宫娥进房送茶,惊醒了朦胧中的李煜。梦境结束

    李煜:“春天了,南国是芳春之时了,南国正是芳春之时。我看见了,我看见了。皇后啊,碧波荡漾的江面,船上弦管悠扬,城中柔柳飞絮,鲜花盛开,倾城而出的赏花人,怎不见流珠、庆奴,也不见薛九宜爱和花蕊、娘?”

    宫娥们闻声而人,周薇拉着李煜的双手。周薇:“国主,你做梦了。”众宫娥:“国主做梦了。”

    李煜一眨眼沉静着:“呵,做梦,梦,哎!你们都在我身边,我们都在这小楼上,是梦,是难以排遣的闲愁之梦也!流珠,展纸。”

    周薇:“国主,该歇息了。”众宫娥:“国主,明日再写吧!”

    李煜:“流珠展纸,让我记下来。”

    流珠展开黄笺,李煜在暗淡的烛光下挥笔。字幕并朗诵: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忙杀花人。

    字幕朗诵时,可叠映相关画面,以便观众更能理解词意。

    李煜完笔后深深叹气。

    周薇:“国主,该就寝了。”

    宫娥为李煜宽衣后,将其扶上卧榻。眯眼的李煜望着上空,渐渐入睡。李煜再次梦游江南

    南国清秋,宛如一幅清幽的写意画。千里江山,寥廓清远,一片寒色。

    李煜周薇在三两宫娥陪伴下,从远处划来一叶孤舟。一轮秋月冉冉升起。

    李煜示意宫娥将船划进芦花深处。孤舟夜泊。

    芦花深处,夜泊的舟上人,望着岸边点点灯火的城池,无助无奈,客子之情,已自难堪。

    明月楼中,笛声悠扬,悦耳沁心,秋光月夜,远传空际。李煜等耳闻明月楼传的阵阵笛声,更觉秋思洋溢无边无际。小楼晨内

    床上的李煜,从梦中惊醒,一缕晨光,从窗隙射到他脸上。他左顾右盼,身边的周薇尚在酣睡中,他兀地挣起身来。

    李煜:“我梦见了,我又梦见了,我又梦见了。”

    被惊醒的周薇和外边早已待侍的流珠、秋水、娘等入内。齐问:“国主,你该再歇息……”

    李煜:“好一个清秋的南国,你们、你们、你们都在陪朕荡舟,夜泊芦花深处,远听明月楼中传来的笛声。”

    众:“国主,这梦很好,这梦很吉祥!”

    李煜:“闲愁远梦,重返南国,更使孤难堪至极,说什么美好,道什么吉祥。哎……”

    字幕并朗诵:

    望江梅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梧桐深院日外

    秋风落叶,苔藓侵满台阶。

    小楼珠帘未卷,室内动态举目可见。

    一个瘦弱的老卒,没精打采守在深院门外。

    瑟瑟秋风,那老卒畏寒而栗,他拉伸衣领,缩头屈颈,遮蔽寒风。一路人过此处,伸头内望。

    门卒拉开衣领问:“你看什么呀?常见你过这里东张西望,又没进去!”

    路人:“嘿嘿,没看什么呀!我看你一年到头都站在这门口,孤零零像个无威的门神。我看这院子似乎进出人不多是吗?”

    门卒:“当然不多。没有人来,也不允许随便来人!”

    路人:“这院内落叶到处都是,也没人打扫。你看那杂草青藓都长满台阶了,还放你在这里守门。住的什么人?”

    他们正说着话,流珠和秋水提着菜篮由内而出。

    流珠和秋水出门时,对门卒淡然一笑而去,没任何言语。

    门卒:“住什么人,我不知道,也不让问,这些(指流珠、秋水)都是里边的人。

    路人:“呵唷,这像两个天仙女儿,你有福气耶,还常常看这些如花似玉的姑娘,看来住的不是一般人啰!”

    梧桐院内日外

    李煜孤独地站在台阶上,凄然地看着院内那无人的小亭和满地落叶。李煜喃喃自语:“哎!真像金锁一样沉埋这里,有什么壮气,这壮气已沉没于野草丛中了。”

    早在李煜身后的宝仪黄氏,清楚地听见李煜这喃喃自叹,她绕到身侧低头施礼。

    宝仪黄氏:“国主免愁……”

    李煜听“国主”二字,警觉地外视,同时捂住黄氏的口。

    李煜:“黄氏啊,我几次讲,大家免称国主,免称国主了……”李煜转身人室。小楼夜内

    晚凉天静,浩空云消雾散,一轮秋月洒下遍地的寒光。

    李煜眼见这冷寂凄凉的月光。面对身边的黄氏和为他舒筋摩背的流珠、娘,不禁潸然。

    李煜:“哎!……面对冷寂凄凉的秋月寒光,我想那玉楼瑶殿之影,空无时人欢聚。这浩月寒光只有空照秦淮之地了。”

    黄氏、秋水等绕过李煜身侧,面对李煜含悲忍愁施礼。

    流珠:“国主,你之心境,奴婢们心清意明,事已至此,往事就少回味为好,要珍重。”

    黄氏、窅娘:“是,要珍重。国主,要珍重啊……”这几位宫娥口要李煜珍重,可她们已哽咽悲泣了。李煜回过头,朝桌案上望去。

    李煜听“国主”二字,警觉地外视,同时捂住黄氏的口。

    李煜:“黄氏啊,我几次讲,大家免称国主,免称国主了……”李煜转身人室。小楼夜内

    晚凉天静,浩空云消雾散,一轮秋月洒下遍地的寒光。

    李煜眼见这冷寂凄凉的月光。面对身边的黄氏和为他舒筋摩背的流珠、窅娘,不禁潸然。

    李煜:“哎!……面对冷寂凄凉的秋月寒光,我想那玉楼瑶殿之影,空无时人欢聚。这浩月寒光只有空照秦淮之地了。”

    黄氏、秋水等绕过李煜身侧,面对李煜含悲忍愁施礼。

    流珠:“国主,你之心境,奴婢们心清意明,事已至此,往事就少回味为好,要珍重。”

    黄氏、窅娘:“是,要珍重。国主,要珍重啊……”这几位宫娥口要李煜珍重,可她们已哽咽悲泣了。李煜回过头,朝桌案上望去。

    窅娘:“奴婢们知道,你白天眼见秋风庭院,藓侵台阶,无人清整,少有人来的小院,想到了可哀的往事。面对此景更难排解了。国主啊,可有什么法子呢?如果娘之死能换取国主一片欢乐,娘刀山火海自会含笑以赴,可是啊……纵有这片忠贞之心,舍身之义又能何也!”

    秋水:“哎!这不知人心、人意、人情的秋月,偏偏拉开重重帷幕。倾洒这漫地寒光,使国主、使国主想起那玉楼瑶殿影影,闲夜无人之悲,这不知事的无情月亮,只有空照秦淮了。国主,我们和你一齐愁一齐忧,为君解开愁绪展心头!”

    众:“国主,不须凄、不须切,事到如今愁何益呀!……流珠:“国主,愁处何须长惦怀,你写下愁绪免悲哀。”李煜含着泪:“我心中早已有词了……”字幕并朗诵: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窅娘:“奴婢们知道,你白天眼见秋风庭院,藓侵台阶,无人清整,少有人来的小院,想到了可哀的往事。面对此景更难排解了。国主啊,可有什么法子呢?如果娘之死能换取国主一片欢乐,娘刀山火海自会含笑以赴,可是啊……纵有这片忠贞之心,舍身之义又能何也!”

    秋水:“哎!这不知人心、人意、人情的秋月,偏偏拉开重重帷幕。倾洒这漫地寒光,使国主、使国主想起那玉楼瑶殿影影,闲夜无人之悲,这不知事的无情月亮,只有空照秦淮了。国主,我们和你一齐愁一齐忧,为君解开愁绪展心头!”

    众:“国主,不须凄、不须切,事到如今愁何益呀!……流珠:“国主,愁处何须长惦怀,你写下愁绪免悲哀。”李煜含着泪:“我心中早已有词了……”字幕并朗诵: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字幕并朗诵时,叠映意景画面,使观众更能按图释词,明了词意。特写:李煜愁肠欲断和娘含情忍痛的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