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词演义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四)作者:(褚成炎,杨轩)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四)作者:(褚成炎,杨轩)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四

    宋皇宫夜外

    阴森的冬夜,宫灯闪闪,给人凄清不祥之兆。忽然远处传来:“圣上偃驾。”

    接着传来急促的足步声和不明语意的嘈杂声。二次传来:“太祖偃驾!”

    刹那间,只听见吱喳的关门声。皇宫各殿大门齐闭。梧桐深院日内太监:“李煜接旨。”李煜等匆匆齐跪院内。

    太监:“奉天承运,新帝诏曰:'太祖罹疾,经治无果,于太平兴国元年十月二十日亥时偃驾。李煜等从即日起设灵于院,白衣素帽上香,待日公祭。”

    李煜等:“新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楼大庭日内

    白苑素幔,赵匡胤灵龛设于近壁处。

    李煜、周薇、宝仪黄氏、宫人乔氏、嫔御流珠、宫人秋水、宫人

    冉冉烛光和渺渺青烟的灵台下,跪拜。娘身着白衣,李煜头戴白色纱帽,周薇右臂别白花,余人头插白花。在冉冉烛光和渺渺青烟的灵台下,跪拜。

    李煜暗泪潸然。

    周薇等见状都大哭起来。画外音:

    伤心泪,满腔恨,使人肝肠寸,哀哉!是在哭宋祖?或在哭自身?呜呼,各自心中明!

    宋太和殿日内赵光义高坐九龙金椅。

    下跪群臣在一片震耳欲聋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中面圣。

    太监:“新祖登基,国祚昌盛,按律昭告天下以濡万民。圣上龙心大悦,将封赐赏誉群臣,大赦天下。”

    群臣:“吾皇万岁,万万岁!”梧桐深院日外传旨太监快马而来。太监:“李煜接旨。”李煜:“臣候旨。”

    太监:“免去李煜'违令候’,进封'陇西郡公’”李煜跪地:“微臣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监:“周薇听封。”

    周薇大惊出列:“微臣立候。”太监:“封你为郑国夫人。”

    周薇跪地:“臣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梧桐深院日内

    宝仪黄氏面带几分窘色,从室内而出。

    在庭堂踱步的李煜似见面带窘色,有几分为难的黄氏。李煜:“黄氏因何不乐?”

    宝仪黄氏:“奴没不悦之事,望国主释怀。

    李煜:“黄氏啊,我知道,我知道。这里薪俸难敷支付,江南所带银帛早已添补罄尽,难为你了。我已向宫中上书,求其加俸以解燃眉。”

    宝仪黄氏漱地流下眼泪:“这哪是难为我,是太为难主上了。愿此时有尽,此景得昭。”

    梧桐深院外,太监下旨临门。太监立于院外:“李煜接旨。”李煜匆忙进前:“吾皇万岁。

    太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足李煜常事支付,所享薪俸从即日起新增一级以补其需。另赠钱三百万,日供酒一石,钦此!”

    李煜:“臣李煜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李煜和家人等闻讯增添几分喜悦。宝仪黄氏流下眼泪。梧桐深院日外

    新年余庆,小院内外挂有春灯。门卒内外试探,仍进出无人。

    门卒:“这真是三十初一没人来,元宵佳节门空开。”门卒叨叨自语时,太监到。太监:“周薇接旨。”周薇匆匆而出,跪地俯首。

    太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乃正月十五,适逢雪打灯期,按朝规,周薇须随朝廷命妇进宫拜贺,钦此。”

    周薇:“吾皇万岁万万岁!”

    后宫日内

    层层殿宇,红帘珠幔,弦管吹奏,胭脂迷帐。

    赵光义和皇后分别安坐龙凤金椅,在欢乐轻快的笙箫丝竹声中接受命妇的拜贺。

    在一片“万岁万岁万万岁,千岁千岁千千岁”的礼拜声中,赵光义大显九五之尊,皇后展示母仪之态。

    赵光义特别注意周薇的举止行为。

    赵光义:“众卿平身,众卿平身。今乃正月十五,又逢雪打灯期,众卿人宫拜贺,朕和皇后大喜,众卿万事平康,举国繁裕。”

    众:“圣上隆恩,国泰民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今乃雪打灯期,众卿人宫庆贺,乃盛年之喜,万民之乐,卿等家利年丰,山河共庆!”

    众:“皇后母仪天下,万民敬仰。国之大喜,民之勋福。千岁千岁千千岁。”散朝后,命妇各自离宫。

    周薇行将宫阶下,被传诏太监挡道。太监:“郑国夫人留步!”周薇惊异:“公公何事?”

    太监:“皇后有示,请郑国夫人缓行,暂留宫中片刻。皇后意欲与郑国夫人磋商'女红’之事。”

    周薇:“皇后指示,臣自当听命。”太监:“请郑国夫人随我而去。”太监将周薇领到一个帐幔层层的庭堂。太监:“郑国夫人稍候,皇后即到……”周薇环顾庭堂,迥然不安。

    庭外夜色降临,宫灯闪烁宛如白昼。

    一轮圆月冉冉升起,明月如水,渐漫庭堂。

    梧桐深院夜内

    焦急不安的李煜在小楼徘徊,坐而复又起,低头叹声哀!李煜喃喃自语:“早该回来了,这怎么回事?”他开门朝院外瞻望。愁绪满怀,无可奈何。李煜向室外:“黄氏……”

    宝仪黄氏入内。看见李煜那焦躁的样子。

    宝仪黄氏:“我们也着急了,按理早该回来了。我已经安排流珠和娘在院外等候多时了。”

    李煜:“哎……这……这不合常理了。”

    帷帐庭堂夜内

    赵光义头戴幞头,由外而入。周薇见状大惊。

    周薇:“万岁,公公言皇后要与臣商量'女红’之事。”

    赵光义:“不要急,不要急。爱卿回朝良久,每日心情郁闷不悦,朕留卿宫中,让尔爽神乐事,以消烦愁……”

    周薇:“万岁容禀,明月高照,酉过戌来。该是千岁召臣商量女红之事了,礼贤宅离宫中甚远,家人正在等待臣归。”

    赵光义:“爱卿且慢,朕已安排宫人备酒,卿陪朕小酌,不使今宵虚度。”

    周薇怯懦地战战兢兢哀求:“臣不胜酒,求陛下恕罪。”

    赵光义:“爱卿不用推辞,佳肴美酒已置桌上。不要负却冉冉华灯和皎洁的月光。”

    赵光义拉周薇移步宴桌。

    梧桐深院夜内

    时刻不安的李煜,神态恍惚。

    李煜:“乔氏、黄氏、流珠,怎么了?窅娘、秋水怎么了?怎么了?”

    黄氏、乔氏、流珠、窅娘、秋水快步入内。众:“国主,皇后尚未归来!”

    李煜昏昏沉沉走近他们,恐怖的眼神盯着每个人。

    李煜:“你、你、你、你、你(他摇头),不是、不是,薇儿在哪里?薇儿在哪里……”

    帷帐庭堂日内

    在摆满盛宴的桌前,赵光义贴近周薇而坐,端着酒盏强要周薇饮下。赵光义:“爱卿,难得今宵,卿陪朕再饮此杯吧!”周薇:“陛下,臣实实不能再饮了……”赵光义:“只饮此杯,不再……”侍宴公娥,又给周薇斟上一杯。

    赵光义:“美人美酒元宵夜,江山风雨也无愁。”赵光义起来拉周薇。

    赵光义:“良辰美景人间乐,从此大地喜无忧。朕的心意爱卿你懂吗?赶紧吧,爱卿......”

    周薇:“陛下,陛下不可哇!陛下贵为天子,焉得为此。”

    赵光义不顾周薇反抗要对其施暴,周薇全力挣扎,赵大怒,并大吼:“来人,快来人。”一齐拥人:“陛下,奴婢到。”

    忽然天空一缕乌云,遮蔽了十五的皎皎明月。继而夜雨潺潺,似在哭泣。

    字幕并画外音:

    昊天闭上了他窥视人间的那只明亮的眼睛,不忍看见身为天子的赵光义,凌侵一个纤小瘦弱的女人。降下潺潺的夜雨,想洗去这段中国历史上的皇家羞耻。天啦!这潺潺的夜雨就能洗刷发生在所谓神圣庄严的皇宫,这段羞耻吗!

    梧桐深院夜外

    灯光暗淡,李煜起坐不宁。

    宝仪黄氏等人焦急地看着李煜。

    皎洁的圆月西沉,潺潺夜雨随风而来。宁静的夜,使人窒息。

    小楼晨内

    秋水从地上拾起被风吹落在地上的纸页。李煜独自倚栏远望小院的空亭。

    流珠看见秋水发着愁在看手中的纸笺。

    流珠:“纸上写些什么,让你看了如此犯愁啊,秋水。”

    秋水:“流珠啊,还不是国主写下的,因昨晚皇后人宫未归的事使秋水哀愁了。”

    流珠接过纸页:“'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秋水,这首'乌夜啼’不是今晨所写呀!”

    秋水:“怎不是,你看墨迹未干……”

    流珠:“这第二句'帘帏飒飒秋声’,所点时序,应是秋天。但的确纸上墨迹未干,真是今晨所作。”

    秋水:“流珠啊,避讳避时在他们文人中是常见的。昨夜之事,非寻常之事,国主把春天发生之事,写成秋天的时序,是有原因的呀!这“秋声并非实指秋天之声,我想应该是飒飒的秋愁之声,秋者愁也,所以愁为心上之秋。”

    流珠稍想:“是是,你看接下来的'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不正是昨晚国主那惶恐忧愁,心绪纷乱如麻,满腔仇恨无处诉说,辗转不能安睡,真可谓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形吗?”

    秋水:“我明白了。这是,这是。这秋声实际是愁声。”

    流珠:“是,对的。秋本无声,愁也无声,把一个无声的愁绪,写成了似可听见之音。用秋示愁,哪是常人能为哟!”

    秋水:“你看下面'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这'世事’二字啊,流珠,你懂吗?”

    流珠:“是说……世间上的事对吗?”

    秋水:“对,世间上的什么事呢?这里有江南的灭亡,宋帝的威福。国主曾拥有的已付诸东流了,这里的威福又能长久吗?”

    流珠:“秋水,不要讲了。隔墙有耳,切记。”秋水:“好,知道了。”

    流珠:“看来国主常是狂饮入醉,是想把一切悲苦都泯灭在酒中。这'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就不难理解了。”

    秋水含着眼泪:“是、是,正是如此。”特写:秋水展示“乌夜啼”全文。画外音: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画外音时叠映相关画面。

    李煜望着小院大门,良久无人归来。李煜回到卧室,只听帘外雨声潺潺。李煜困卧床榻。又梦回江南。

    澄心堂日内

    从帐帏处,耳听盲娘“万万岁,千千岁,吉祥福禄,千岁万万岁”的声音。

    闪回

    1.窅娘的金莲舞

    2.李煜酒醉失态,拾地上飘坠的花蕊

    3.李煜和周薇半醉,乐而亡神闪出

    李煜从梦中惊醒,他慢慢坐起来,又着衣下床。乔氏闻声而人。

    乔氏:“国主,天还没亮,夜雨未断,你该再休歇,身体重要。乔氏看见李煜一个寒噤,给他罩上一件衣裳。

    李煜:“乔氏啊,自金陵城破以来,你们一直在我身旁受苦,我很心痛呀!”

    李煜怜惜地伸手摸摸乔氏的前额。

    乔氏含着激动的眼泪:“国主啊,自乔氏入宫,就忘却乔氏自身了心中只有国主,只有江南。金陵城破,乔氏无解倒悬之力,无抚万民之苦,无以为国主分忧解愁,已觉枉在人世,愧对国主,还说什么苦了我们。国主啊!乔氏生为国主生,死为国主死。但求来生仍在国主身边为奴作婢,也是乔氏万福了。”

    乔氏一头跪在李煜身边哭泣,哀声凄切。

    李煜拉起乔氏并自语,错我顺应为天子,换取仇恨到永年。李煜伏在案头上执笔动墨: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字幕展示全词与词句相关的画面。

    梧桐深院黄昏内

    李煜孤苦地痴望院门,面带几分失望之色,一乘小轿由远而来。秋水、流珠、窅娘如常在院门处远望。

    门卒:“你们天天都在看,谁会来这里呀!我都想有个问话的人,可除你们无声无语进出外,这里再无他人了。”

    秋水等没搭理门卒。远望的流珠忽地惊喜。

    流珠:“你们看,远处来了一乘小轿,可是皇后回来否?你们看。”门卒吃惊于意外中:“皇后,什么皇后……”小轿从院门直入小楼前。

    乔氏、黄氏、秋水、流珠、窅娘都围挤在轿前迎出憔悴不堪、满面悲愤的周薇。

    众人兴高采烈,欢欣万状。众:“回来了,回来了。”

    李煜闻讯一展双眉,欲从楼阶而下相迎。周薇满面羞色,埋头登楼。

    李煜:“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了。这半月来我起坐不安,愁肠寸断了。”

    周薇视若罔闻,径直走进卧室。一头扎在床上。李煜紧跟入内,不知该何言语。周薇放声大哭。

    李煜呆若木鸡站在旁边,羞愧、悲愤、恼怒……大哭之声惊室越窗。

    梧桐深院外的路人,闻声驻足,都又摇头而去。李煜无奈无助,欲避不能。

    李煜无可奈何哀求似的:“薇儿怎么了,怎么了,不要哭,低声些墙有风壁有耳啦!……”

    周薇边哭边叫:“你还问,问什么!你当初只图快乐,不知求治,以致国亡家破,做了降虏,使我受此羞辱,文武百官、宫娥嫔妃跟着吃苦。赵光义,你这无耻之徒……”

    李煜听周薇直呼“赵光义”且骂“无耻之徒”,吓得面色如灰,立即上前阻止。

    李煜:“明白了,我不该问,不该问,问之不当……“此时的李煜如惊弓之鸟,弱如孺小。

    汴梁城隍庙街日外

    城隍庙前在围观民间猴戏艺人表演。

    苏啰脆响,红缨往复,嗓音沙涩的卖艺人牵着戴有花冠的赤鼻猴绕场。

    猴艺人敲着锣鼓唱:“教你来你不降,装强项把国亡。身败名裂国家破,冒雨乘舟押汴梁。宫娥虚有芙莲面,切切悲悲守空房。”

    许多路人闻声驻足观看。

    早已挤在人群中的江南国主李煜的宫娥庆奴,边听着悄悄拭泪。庆奴心中想:“这是唱的国主亡国伤痛之事,真不忍再听下去。”江南降将张洎恰此路过,听见这亡国之唱,也放慢脚步。

    从人群中走出的庆奴,一眼便看见了张洎这张熟悉的面孔,她如见亲人般快步走到张洎身边。

    庆奴:“张大人,你怎么有闲心在这里赏猴戏!”

    张洎兴奋地说:“哎唷,庆奴呀,没想到还能这里相见,破城后就不知你的消息了,他们(指李煜等)一定很想你,你在哪里。”

    庆奴机警地拉张洎到庙门口的屋檐下。

    庆奴:“大人,他们在哪?庆奴常思念着他……呵们。我把写给他……呵他们的信常常放在身上,总想有天会碰着个知情人,请转交给他去。他们还好吗?”

    张洎:“哎,破国之君,亡国之将,能好吗!被俘押来汴京,我们就没有见过面了。”

    庆奴:“张大人,庆奴求大人了,你一定要帮忙把我这封放在身上很久的信,设法交给他去……”

    张洎:“庆奴啊……”

    庆奴:“大人,庆奴给大人跪下了……”

    张洎很感动,他仰望庙梁:“啊,这世间什么都能一死不复生,看来只有难忘的情啦!好,庆奴,哪怕铤而走险,我都把这封信设法给你送到,你写没写你是何下落,万一复信又怎么交给你?“

    庆奴流下眼泪:“张大人,我离开金陵来汴梁后,无路可走,只得给宋营一位将军做些家务。”

    张洎:“啊,明白了。”

    庆奴:“张大人,若此生有幸能得回音,我会每日中午都到城隍庙门敬候。”

    庆奴从衣袋中取出信札,双手交给张洎。梧桐深院小楼日内

    李煜坐在案头,战战兢兢拿着书信,他头脑中闪现出庆奴在宫中的情景。

    闪回

    1.庆奴走近李煜,为他上茶

    2.庆奴站在李煜身侧为其扬扇纳凉。

    3.李煜为庆奴赠诗(展示诗稿):风情见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庆奴跪地致谢。

    4.庆奴远去复又含情回望。闪出

    李煜:“庆奴啊,你还惦记着我这亡国之君啦,多谢,多谢,多谢了……应该记得当年我赠你的诗吧(他重吟当年赐庆奴诗句并字幕):风情见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要我告诉你现状,哎!什么现状,什么现状啊!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也。”

    李煜哀伤地流着眼泪,泪水在满面横颐。他又进入沉思之中了。宝仪黄氏入内,把李煜从沉思中惊觉。

    宝仪黄氏:“国主,在沉思什么,人生苦短,劳身有限,国主要畅怀自重,何须如此忧愤!”

    李煜:“黄氏啊,昨夜我梦见当年带着你们,在侍从簇拥下畅游上苑的情景。”

    宝仪黄氏:“国主,我还记得,香车宝盖,龙马金鞭,车水马龙,络绎不绝。那是我永生难忘之事,妾身记得清楚。恰又春风花月,香絮飘飞。”

    李煜:“幸好那欢乐的凤笙不是今天吹奏,如果是今天,那真使人断肠无疑了。黄氏,我要记下这个难得的梦境,以作对庆奴信札回复中的一个尾结罢了。”

    宝仪黄氏扶李煜人坐:“奴婢从命。”李煜提笔泪水长倾。字幕并朗诵: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李煜满面珠泪,宝仪黄氏看着词稿泪滴纸上,纸上的泪痕化成点点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