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非吾 » 第十章 江城回忆:淬刀阁

第十章 江城回忆:淬刀阁

    续说那天刘长安与刘青海之言,实际上在第二天便没了下文——刘德改变了主意。

    心中不安愈发强烈,但道门并未有所指示。

    熬过端午,再是三月,刘德终于按耐不住,吩咐刘长安掌理刘家,心中思索片刻,便领着刘青海一起离开。

    中原占地广,东州之七倍矣。

    皇城之外百里,散布着道门七山,这七座山峰乃是当初道门第一任掌教张玄斩杀祖龙后,从各处徒手搬来,借以布下阵法,压制祖龙怨念。

    七山原名已不可知,而后道门分居七山之上,掌教居皇城右面之山,而称其余六山之道首为掌门,七山分别为峨首、正心、佐思、佐志、佑思、佑志及追末。

    其中掌教居峨首山,刘德此行也正是向峨首山而来。

    刘德携刘青海,踩云而飘然,半日行程,已然越过东州之半,从位于中间地带的江城来到西部边境。

    西部由淬刀阁为镇守地各宗之首,其中阁主与刘德相识。

    阁主名为丁正,无妻而养有一女丁宁。

    两人之缘在于两人——浊成墨、浊清颜。

    淬刀阁后继无人,则内部相争,暗流涌动,在此关键时刻,丁正突然离阁,丢下一句:

    “梦思刀阁中,双鸢争噬煞。”

    其中双鸢与噬煞,乃是阁中封存之刀:长柄大刀噬煞、一尺双刀双鸢。

    如此关键时候,阁主丢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便走,阁中人更是乱了套。

    而丁正所言非虚,在梦中确实见到了两人,便是所谓双鸢噬煞之主。

    丁正毫无头绪地寻找着梦中两人,却是碰见了刘德,两人一见如故,所谓有缘。

    丁正不语而刘德知其所寻,却是道出天机。

    丁正这才寻到梦中两人,乃是西部浊家之子,长者名为成墨,幼者名为清颜。

    两兄弟中,浊成墨年岁十二,浊清颜幼其两岁。

    二人尚年幼,也不识刀法,天赋却格外惊人。

    年纪相仿的丁宁,长清颜一岁,小成墨一岁,自幼习刀法,使得一手细长腰刀,在同龄人之中可谓天资聪慧,但和那两兄弟相比较,却是在两年之中便落了下风。

    浊成墨得长刀噬煞,以杀伐养煞气,可使威力剧增。

    浊清颜得双刀双鸢,阁中正有相配之双鸢刀谱,刀术称快,而诡霸共生,双鸢历主,皆因此诡霸之术而患体疾。

    自丁正带回两人已有六年之久,因为两兄弟的天赋之高,淬刀阁之后主自然毫无争议地从中抉择。

    但时候未到,尚未有定数。

    刘德携子拜访丁正,并未因为自己是地仙的缘故而擅自托大,在西部地界便改驾云为步行。

    西部名城乃是沐城,是淬刀阁所居之城,靠近东州边境,乃是呈细长之状,由上至下。

    淬刀阁正居中间,上下各有其他宗门想应。

    沐城尚武,就像所有在边境的城池一样。

    不论是驻边军队还是城中百姓,都习武术,器常为刀。

    刘德一副白脸儿模样,身后跟着一个规规矩矩的发福中年人,衣着都是一色单调却及其干净,在沐城之中显得格格不入。

    在街上走着,刀剑之声不绝,多是器具商铺敲打铁器或是街斗武斗刀剑相碰之声。

    四处可见血迹,或旧或新。

    暗处多有眼目,死死盯住这两个于沐城而言不同寻常的“客人”,就算是明面的,也毫不掩饰眼中凶色。

    刘青海在江城四十余年,少有外出,虽有听说西部边城之凶气,但从未想到在城中竟是如此凶乱。

    若不是父亲在身前,这位江城大佬可是会颤着腿打道回府。

    “两位看着眼生,是外地来的?”

    终于有人按耐不住,一位身材矮小瞧着有些柔气的年轻男子上前拦住刘德二人。

    刘德微笑,从袖口中掏出一块手掌大小的生锈铁片,无锈之处显出灰黑之色。

    铁片锈迹之下,深刻着三个几乎要透过铁片的大字:

    “淬刀阁”。

    年轻男子眼中一惊,立即俯首跪下,用十分雄厚的嗓音喊道:“见过阁主!”

    四周原本目露凶色的汉子,都跟着跪下,无一不响声喊道:“见过阁主!”

    就连正在切磋的侠客乃至杀气相冲的敌手亦是如此。

    声如水波荡漾,传遍巷头街尾。

    沐城之中,能被称作阁主的只有一人:丁正。

    刻字铁片,准确来说是取自断刀的残躯,乃是淬刀阁身份的象征,这块锈迹斑斑的铁片,乃是取自淬刀阁阁主之旧刀“暮色”之残躯。

    刀身灰黑,不露寒光。

    见物即见人。

    “请起。”

    刘德收起象征淬刀阁阁主的身份牌,弯腰扶起那年轻男子,又问:“我二人正要前往淬刀阁,可请相送一程?”

    年轻男子连连点头,侧身于一旁。

    街上跪下的人都起身,挤进身边商铺,让出路来。

    三人行,

    年轻男子甚至不敢走在刘德二人正前方,而是在左前方,微微低头,路途中从未抬起头来或者侧过目,却精准地保持一丈距离。

    三人不语,行过条条街道,街上空无一人,街旁房屋皆锁门闭窗。

    淬刀阁位居沐城正中,刘德二人进城之处也正是中间地带,又因沐城由上至下修长的“身形”,进城之处离淬刀阁所居之处不过十里的距离。

    再看多转的街道,满打满算也就多出二三里的路程。

    一路沉默,待到一处不甚起眼的小路处,路旁多是废弃田地,为黄土,毫无一点绿色。

    那年轻男子终于开口:“顺着这条路,前头便是淬刀阁。”

    刘德点头,那年轻男子回以点头,随即退下。

    刘德不行,而是转身向刘青海说道:“为父此次是要出行中原,原本隐匿气息御空而行可一路直达。”

    “但恰好碰到这沐城之中较为著名的武会,乃是各宗弟子大展拳脚的比试大会,我倒想看看当年为丁阁主寻到的那两个孩子,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刘青海思索片刻,道:“记得父亲说过淬刀阁之事,今日之见确实领会到淬刀阁在边城之中的地位之高,但六年之前那两兄弟之中的幼子才十岁,今年也顶多十六而已……”

    刘德迈步向那条小路,同时放声笑道:“在江城那摇篮里呆了大半辈子,见识越来越小了!”

    刘青海缓步跟上前,继续听父亲言:

    “想当初木涯及冠之年要求出城,你小子脸都拉了好几天,最后还找到我面前来,要我留下木涯……”

    刘青海听着父亲打趣,想起自己对独子的宠爱,不禁汗颜。

    “边城里的孩子,多幼年习武,善使利器,大会参赛的年限,乃是以十六岁为底。”

    “可分高下,亦可决生死,个人武艺不精,成败不在于宗门。”

    刘青海一听,便知道其中道理:即使弟子死在比武台上,各宗之间也不可寻仇。

    继续走在黄土小路,沉默下,刘德突然回头,盯着刘青海好一阵子,看得后者有些心里发毛,前者才幽幽开口道:“或许该教你们修道。”

    随即又是痴痴一笑,回过头来继续赶路。

    刘青海心中大震,原本家中,修道一词可是大忌。

    ……

    至路末,斜立一柄大刀,刀身约莫半数没入黄土。

    再无路迹,眼前即是大山。

    刘青海不知所谓,只见父亲轻挥手,袖中铁令飞出。

    那块刻有“淬刀阁”大字的铁片于那柄半身入土的大刀身前浮立。

    那柄大刀突然出土,浮于半空,刀身微侧,寒光照入二人之眼。

    刘青海慌忙闭眼,再睁开眼睛,再也没有什么大山,而是平地之上的恢宏建筑。

    左右不见边际,亭台楼阁相间。

    中有高楼,直插云霄,遮天蔽日。

    而那柄浮空大刀已经不见踪影,刘青海四顾,也不见父亲身影。

    正前方,大门紧闭,其上门匾,三个大字:“淬刀阁”。

    正当刘青海疑惑不解之际,那扇大门轰然打开。

    门内站着一遮面黑衣人,腰悬三尺藏鞘刀。

    “刘先生,令尊与阁主正在正阁相谈,旁人不近。”

    黑衣人说的不紧不慢,冷冽双眸打量了刘青海一番。

    刘青海掩饰心中寒意,轻笑道:“可是要我就这么等着?”

    那黑衣人依旧温声:“自然不是,凡见阁者,皆与我淬刀阁有缘,无缘者皆不能使那长刀出土,自然不见我阁。”

    “有缘者,乃是起于阁中藏刀,先生不烦静心感应,看是否可引阁中藏刀相出。”

    刘青海闻言,沉下心来,心思转向大门之内。

    门内突起异声,刘青海只觉眼前恍惚,头昏脑胀。

    待到醒神,眼前不见刀阁,不见那黑衣人,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在一定睛,那白芒之中原是有一柄通体白色的细长之剑。

    此剑不见锋芒,给人以温婉柔情之感。

    刘青海一时看呆了眼,就好像眼前并非一把冰冷铁器,而是梦中神女,令人见之而神往。

    “咣!”

    刺耳明心之声响起,刘青海眼前光景消失,变回那些楼阁,眼前的黑衣人双手各持一柄臂长之刀,使刀背相碰,以出声。

    “勿生念,再抬头。”黑衣人闭目道。

    刘青海同样闭目,深呼吸,一炷香后才睁开眼,眼前黑衣人保持着持刀相碰的姿势一动不动。

    他抬起头来,举头三尺之处,正是刚才那柄通体洁白的长剑,其身散发白芒,不过较之先前很淡。

    盯着那长剑片刻,剑身最终暗淡下来,不过依旧是不同寻常的白色。

    “本阁善炼刀、藏刀,不过也藏有历代阁主意外获取的各种武器,乃至枪、矛、戟、剑等,都有珍藏。”

    “此剑不知姓名,不知出处,但与阁下有缘。这阁中器具只暂住于阁中,都是自由身,所以不谈相赠,乃是请阁下看在缘分二字,收下。”

    那黑衣人这才睁开眼,依旧不急不慢开口解释。

    刘青海双手微抬,那空中长剑缓缓飘落,被刘青海握住。

    黑衣人收起手中双刀,“武会已至,若有兴趣,可一同前往。”

    言闭,转身而去。

    刘青海左手持剑,跟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