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竞争之孤独 » 第二十七章 驯化

第二十七章 驯化

    鳄鱼尾是真急了,经常在几个人面前抱怨。现在重新提起驯化这个话题,几个人都觉得难度太大,可能先要想办法大量驯服,驯服的多了自然会找到驯化的办法。一头野牛差不多五百公斤到一千公斤重,一般人还真的惹不起。于是四个人与所有的学生商量,做出了一个驯服计划。

    现在的格雷特河谷草原还在禁猎阶段,学校先通知了北糜子联盟与村里人部落,经过认可才开始行动。一切准备就绪后,包括学生、龙氏女人在内的几千升级者组成驯牛队,用火把将选定的牛群驱赶进一个小山谷,用大石头堵住谷口。几天后,野牛饿的没力气了,另外一个出口开始行动。一个木头做的封闭长廊伸进山谷,青草从长廊内口投入谷地,牛群过来抢食,慢慢地跟随青草进入长廊,最后走出山谷进入一间间隔离的围栏里。

    孙虎牙第一个进围栏,野牛忙着四处寻找青草没工夫搭理他。孙虎牙一手按着牛背跃起,骑到牛背上,抓住长毛稳定身体。野牛背是弧形,没有像骆驼、马一样成为鞍形,所以骑上去很别扭。

    野牛发觉有东西骑在背上,死命地摆动、跳跃,试图将东西甩出去;孙虎牙紧紧地抓住长毛。野牛甩动身体的动作很有韵律、很好看,外面观看的人群不停地喝彩,不是为孙虎牙而是为野牛的动作喝彩。野牛前后四条腿不停地动,使得身体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使得孙虎牙在空中甩来甩去,要不是手抓长毛早就跌落牛背。

    野牛到底没能将孙虎牙甩出去,用完了力气只好停下来休息,任由孙虎牙骑在背上。停了一会,围栏外面扔进来青草,还有清水注入准备好的石槽里。野牛走过去静静地吃,吃完草又去喝水。吃饱喝足攒足了力气,野牛又开始甩动,这野牛还真是倔。这次孙虎牙有了准备,抓住牛角,用力扭动牛头,双腿夹住牛背靠近牛脖子的地方,牛再也没能力把孙虎牙甩到空中;牛头被扭得难受,脖子与脊背被夹得难受,牛不得不停下来,孙虎牙也停下了,野牛舒服了又开始甩动身体。

    如此反复,几天后野牛才在食物的诱惑下、难受的惩罚下,勉强接受了骑在背上的东西。这样的训练还是不够,野牛经常发脾气,反反复复很多次,才初步安静下来。其他人的驯服过程大同小异,难度很大;驯牛队暂时只驯服了这一群几十头野牛和小牛犊,停下来摸索规律。

    总结经验,还是要惩罚、诱惑让野牛产生深刻难忘的记忆,前提是驯牛人一定要骑到牛背上不被甩下来。野牛变的温顺了,驯牛队才将这群牛转移到北糜子高地,那里因为要轮耕,草场很多、很大。

    驯牛是鳄鱼尾的专业,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研究,总结了一些规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抓捕,前前后后抓捕了五百多头成年野牛和几百头小牛才暂时告一段落,继续积累经验。孙虎牙等人不可能天天去驯牛,那些专职战士不一样,与鳄鱼尾的学生天天与野牛泡在一起。

    普通战士也开始驯服小牛,小牛犊年纪小力气更小,皮鞭与食物的双重作用很容易产生深刻的记忆。随着小牛犊成长,战士与牛犊也产生了友谊与感情,长大后就可能成为相依为命的亲密伙伴。

    效果看出来了,野牛还是可以驯服的,战士们经常骑着野牛在草场上奔跑。鳄鱼尾也露出了得意洋洋的笑容,终于有了巨大的成就,总结出一套驯养野牛的方法,而北糜子也有了新的兵种牛骑兵。野牛速度不慢,最快每小时能跑五十多公里。为了计算牛到底跑得有多快,鳄鱼尾的学生用沙漏做出了时间刻度。本来想用十三这个数字,发现不好分时间,就用了二十这个数字,只因为习惯了二十进制,所以一天有二十个小时。

    鳄鱼尾的研究生与大学生可以分赃了,研究生的成果是驯养野牛;大学生的成果是沙漏,一种称量时间的工具。其中一些内容被鳄鱼尾删掉了,几个学生通过监测认为,这种野牛体型太大,需要的食物太多,根本不适合驯养,尝试是可以,大规模驯养并不划算。除非在驯化的过程中,野牛体型变小,体重降低,才会有实用价值。鳄鱼尾删掉的理由是,为什么野牛的体型不会改变,变的更适合人类?

    再次秋猎的时候,出动了几百名牛骑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检验牛骑兵的能力;另一个任务是抓小牛犊,一般抓一岁多的小牛最好。格雷特河谷太封闭,对野牛的繁衍不利,引进一些外来的野牛可以提高整体的体质。

    牛骑兵碰上几十头的牛群,基本上可以把牛群圈起来在草原上奔跑,等牛跑累了再开始猎杀。驯养的牛群因为饲料的调整,耐力要好过野牛,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力气猎杀。

    正常狩猎的时候,需要很多人举着火把保持牛群的奔跑方向,现在只需要牛骑兵就可以将几千头规模的牛群驱赶到预定的狩猎场,狩猎效率提高。驱赶牛群的时候,小牛犊跑得慢、耐力差,很快就会拖后而远离牛群,战士们就将小牛驱赶进准备好的笼子里。

    因为运输工具的限制,并没有因为狩猎效率的提高就带回去更多的肉食,倒是带了上千头的野牛犊。几个月的朝夕相处,大部分牛犊都被普通战士驯服。

    牛骑士像是一个标志性的信号,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整个世界变得不同。气候逆转的速度超乎想象,气温回升、雨量增加,任何一个雨滴覆盖的地方都变的欣欣向荣。沙漠里的绿洲多了,能够养育更多的人口;东部平原的植物更加茂盛,繁衍出了更多的食草动物,而以之为食的猛兽也随着增加。那些生活在森林里、草地上的小动物,更是以不为人知的方式快速繁衍。

    再多的动物、植物也没有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发展的快,无数人群涌进动植物繁盛之地。从来没有人知道这些人群都在哪里躲避灾难,当东部大平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后,这里就出现了大批寻找食物的人。

    霍氏、伊氏部落的变化最为明显,沙地变成了绿色,群山中的草丛、树林扩大了领地。格雷特河的大水库已经修好,水道才修到一座低矮的谷地内,霍氏、伊氏就不愿意再修下去,认为没什么大用。北糜子未置可否,不想修就不修吧,不过还是帮他们垦荒、修建梯田。

    北糜子的耐寒性种子已经培育成功,格雷特河谷从此远离饥饿,多的吃不完的食物使得人们拼命地养育下一代,仿佛这样才能找到久违的安全感。

    格雷特河谷变的富有,与周边同样刚刚富裕起来的部落建立起了紧密的贸易关系,种子与庄稼技艺也随着商道向四周传播。学的最快的有两个地方,其中之一是东部大平原。北糜子每年秋猎的时候会在当地举办集市,种子与种植方法就这么流传出去,顺着风河,顺着风河汇入的母亲河向四周扩散。人们比想象的更加聪明,这片广袤的平原上,四处飘起烧荒的浓烟,庄稼地与同宗同族的庄稼又完成了一次轮回,重新回到这片大地。

    石头山以西的红土大高原上那条红河流域,居住着村里人称为古族人的族群。古族人是很古老的部落群体,没有人知道他们在红河居住了多少年。村里人就是从古族人分离出来的年轻部落,因为这种血缘纽带,双方交往密切。新的种子与技艺也随着这种交往,沿着沙漠、沿着红土高原传播到红河流域,再以这里为中间点,传播到西部海岸与更远的北方。

    气候的变化对格雷特河谷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里仍旧是以干燥、寒冷为主基调。夏季的雨水多了一些,但不足以影响河谷的生机。反倒是春季气温的升高使得高山上的雪融化的更快,春汛更加明显。

    因为北糜子的大工程,人们不愁吃不愁穿,四周也没有抢饭吃的敌人,整个天下一片祥和,每个地方的人类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北糜子人的文明程度高一些,周围部落只会因为富饶的新领地而欣喜,北糜子人吃饱饭的时候,总是谈天说地,讲神灵的故事。战士们在迁徙途中编造的神话故事,经过少年联盟的演绎与传播,已经深入人心,就连村里人都相信了格雷特河谷的传说。

    除了神话故事,人们还经常回忆那场死里逃生的大战。人们大多时间都是吹水,但有的时候是在回忆,回忆往事的时候总会察觉到很多不能理解的地方。人们时常也会感觉到那时候的不可思议,人们都发疯了吗?怎么会那么疯狂地、毫无理智地,以毁灭对手为目的,不死不休。在人们的印象中,食物首先失去了位置,战场变的模糊,厮杀的身影变的陌生,已经记不得自己的位置,影像中再也没有了熟悉的身影。人们时常怀疑,这一切都是真的吗?这一切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