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灵台纪 » 第二十章 黑岩峰

第二十章 黑岩峰

    “心凝,刚才那位老人是?”

    待祖师堂离得远了,王玄真询问向心凝。

    “玄真师叔,方才祠堂外,不便喧哗,还请师叔见谅。”心凝带着歉意向着王玄真施了一礼,方才开口道:

    “至于那位老者,只知道我师尊言谈中称其为‘古老’,平日里负责照看祖师堂,从不曾外出,也不与人交谈。”心凝说话时不自觉地向着祖师堂的方位回首张望,像是害怕那老者听到二人在背后议论他一般。

    看到心凝这副模样,王玄真觉得心中好笑,随即心中忽又闪过那老者回头对着自己诡异一笑的场景来,顿时心中发寒。

    “心凝,方才我出来时,你可曾见到那古老回头对着我笑?”

    “对着师叔你……笑?”

    心凝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头,蹙起眉头道:

    “心凝并未看到,不瞒师叔,我来宗内十年了,从未见过那位老者的模样,似乎古老从来都是背对着外人呢,师叔,古老长得什么样子啊?”

    王玄真摇了摇头。

    “走吧,应该是我看花眼了……”

    飞来峰东北方十数里外有一矮小的山峰,说其矮小,乃是相对于几座主峰而言。此峰峭壁森列,石色多黑,故称“黑岩峰”。

    心凝御剑将王玄真送至黑岩峰上,又去玉华峰处,给王玄真多领了些粮油,足够他吃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师叔,心凝这便回去啦。您一人在此,真的……真的没问题吗?”心凝看着眼前这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师叔,有些担心,心中亦有些不忍。

    王玄真心中感动,面上却哈哈一笑道:

    “多谢心凝了,只是我一个人习惯了,而且门内规矩多,这一路上你和我说的那些规矩我听着都怕呢。黑岩峰是师尊生前隐居之地,我能在这里落脚,等回头种些菜,养些鸡和鱼,拿来烤了让你尝尝我的手艺才好。”

    心凝听到此处,不禁扑哧一笑,随即施了一礼,御剑化作一道黄光远去,原来站立处只剩下一阵银铃儿般的笑声。

    送走心凝,王玄真在峰顶上开始随意走动,以便熟悉这里的环境。

    黑岩峰上的景色相比之下,虽没有主峰大成峰峰顶那般大气堂皇,仙家气派,却胜在景色奇美,壮丽多变。

    这里古松崖柏遍布,芝兰芳草丛生,云海起于足下,清泉簌簌流淌。或许是因为黑岩峰是虚云隐居之地,王玄真对这里本就带着三分好感,这里的景色在王玄真看来,比大成峰还要美上七分,想到以后这里便是自己的“家”,他越看越觉此处风景是十足的美。

    行了数百步,远远地见到一处幽谷,谷中鲜花满地,花丛中有一木屋,依山而建,山风吹过,花海上泛起波澜,那木屋远远望去便如同浮在花海之上。

    王玄真知道这木屋定是师尊所居之处,当下大喜,几步便来到木屋前。木屋坐落在一处半丈高的石台上,以根根原木垒成,留了门扉和窗户,有台阶可以供人上到石台上。

    “吱呀——”

    门扉被他轻轻推开。屋内东西不多,南面靠窗位置放了一张案几,边上有一蒲团。案几上有一盏油灯,灯旁有笔墨和一张兽皮长卷,长卷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字迹。

    王玄真走到近前,拿起长卷翻看,只见卷首上写着《荒云录》三个大字。这长卷内开宗明义地阐述法宝飞剑的炼制心得,收录有大荒中各种天材地宝,并配以图案,记录特性,以及出产孕育之地,顺带提到了大荒中的各处神奇异国,如一身三头的三首国,背生双翅身似飞鸟的羽民国,身穿白衣,毛发肌肤雪白的白民国,乃至传说中的轩辕国等等。

    王玄真略一翻看,被这《荒云录》上所记载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在长卷的末尾处,大气工整的字迹忽然骤停,显然书此长卷之人,当时应是匆匆离去。他似乎能想见师尊时常在此伏案书写时的样子来。

    另一侧的屋内,放着一个木架,上面有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木架旁是一个简陋的柜子,放着一些寻常的衣物,都为白色。王玄真想起当日初见虚云师尊时,他身上正穿着同样的白色道袍。成山剑宗门人依据不同等级辈分,在道袍颜色上皆有着严格的要求。掌教着青紫道袍,各峰之主身着墨绿道袍,再往下分别穿青色和白色。

    北面靠墙处的地上铺着一张毛茸茸的宽大兽皮,当是师尊此前坐卧之处。王玄真环视整个木屋之内简陋的陈设,突然开口,对着眼前空气,轻声道:

    “师尊,我们到家了。”

    他放下行囊,推开窗户,向外望去。此处地势平整,风景秀丽无比,灵气虽不比几大高峰那般充盈,却胜在幽静,倒是个修炼的好地方。

    稍作休息后,他出了木屋,在谷中往来穿行,打量着周遭环境,终于在幽谷西面,花海的尽头处停了下来。这里有一处潭水,深不可见底,水面倒映着白云青空。潭水清澈幽寒,靠得近了,便可感觉寒意迫人,除此之外,这里倒真是个绝佳的好地方。水边生有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根部有一块石头上,刻着三个碗口大的古字:

    “清羽潭”

    笔画古朴灵动,包含着一股难明的韵味,字体看上去十分久远,不像是最近几百年来的字迹。

    稍稍后退了几步,直到身上不觉得寒冷,他取出一方小巧的黑色石函,这是他采集山中黑岩,以寒乌剑削切而成。石函中,放着虚云当日浴火仙逝后遗留的几颗赤色珠子,被王玄真用方巾包好,权作是虚云的遗骨。

    将这石函埋入地下,王玄真又跑去提了一块一人多高的巨碑,树立其上。巨碑通体幽黑,上书“先师虚云之墓”六个大字,入石三寸,笔画朴拙。

    他将虚云的“遗骨”葬在此处,原因有二。一来此处风景绝佳,有清潭竹林,又有花海在前,二来此处离木屋较近,可以常来祭拜。

    办完这一切,王玄真长舒了一口气,跪在花丛中,郑重地向着虚云的墓碑叩首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