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那些事儿 » 16. 做人不要太齐襄公!

16. 做人不要太齐襄公!

    周朝建立之初,齐国就是个大国,其首任封君为姜子牙。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两代,伐纣灭商,定鼎天下,立有大功,因此被封在了齐地。而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则做了姜子牙的邻居,被封在了鲁地。齐地和鲁地大致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所以山东又称“齐鲁大地”。

    齐国是个沿海国家,疆域广阔,物产丰饶,有鱼盐之利,因此国家较为富庶,商贾云集,文人墨客也多聚于此,战国时期著名的稷下学宫便是由齐国设立。诸位可能没有听说过稷下学宫,但您一定听说过三个人:荀子、韩非和李斯。这三位人物在历史上鼎鼎大名,所以在此就不做过多赘述了。

    也正是由于齐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它强盛的国力,到了春秋时期,齐国更是率先称霸,代替周天子号令天下,“春秋五霸”之首便是齐桓公。直到秦灭六国,齐国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但即使是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并非所有的国君都英明神武、广布仁德,比如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主人翁,他就是一个荒淫无道之徒。齐襄公,别躲着了,该你出场了。

    说起齐襄公,大多数读者可能都毫无印象,但他有一个彪炳史册的兄弟,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齐襄公的父亲是齐僖公,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诸儿、次子纠和三子小白。诸儿就是本文的主人翁齐襄公,而小白就是名震春秋的齐桓公。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与励精图治使齐国独霸天下的齐桓公截然相反的是,齐襄公荒淫无道,骄横无礼,败坏人伦,自以为天王老子第一,他就是第二。而且此人胆大至极,没有他不敢干的事,对人极不尊重,说话出尔反尔。

    据史料记载,齐襄公四年正月,鲁桓公携夫人文姜与齐襄公在泺地会面。文姜是齐襄公的异母妹妹,齐襄公在当太子时便与之私通。后来,文姜远嫁鲁国,就没有再和齐襄公见面。此次文姜随夫君访问齐国,两人竟然旧情复燃,再度做起乱伦之事。此事传到了鲁桓公的耳朵里,鲁桓公顿时觉得自己头上顶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原,于是便责罚了文姜。文姜将自己被夫君责罚的事情告诉了齐襄公。

    同年四月,齐襄公设宴招待鲁桓公,并在席间频频劝其喝酒。待鲁桓公酒醉之后,齐襄公派公子彭生在鲁桓登车时趁势将其勒死。鲁国人知道了其中的内情,便对齐襄公说:“我们国君畏惧您的威严,不敢不来赴宴,所以才带着重修旧好的愿望前往贵国,但他却再也没能回到鲁国。我们不知道该将国君暴死的罪过归咎于谁,这件事肯定会在诸侯之间产生恶劣的影响,所以我们请求您诛杀公子彭生,以消弭这种影响。”齐襄公真是个听话的乖宝宝,竟然真的杀了公子彭生,以此来向鲁国谢罪。

    但你以为事情到此就画上句号了吗?不,我们这位主人翁偏偏是个惯犯。同年七月,齐襄公在卫国会盟诸侯,郑国国君郑子亹畏惧齐国的势力,没有听从大臣祭仲的劝告,带领另一个名叫高渠弥的大臣一同前往。有趣的是,郑子亹小时候曾和齐襄公打过架,双方因此结怨。郑子亹来到会盟地之后,并未就当年打架之事向齐襄公道歉,齐襄公因此便大发雷霆,命令早就埋伏在左右的武士杀死郑子亹,然后将高渠弥五马分尸。

    一年之内,齐襄公竟然干掉了两位诸侯国君,其心性之狂妄,其手段之毒辣,也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史记》记载,齐襄公有一次派连称、管至父两位将军去葵丘守边。守边可不是什么美差,所以二人并不太乐意去,只是君命难违。临走前,他们问齐襄公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回国呢?”齐襄公此时正在吃瓜,便随口说道“你们今年瓜熟时节出发,到明年瓜熟时节我会派人接替你们。”听到一年便可回国,二人觉得还能接受,于是便安安生生地在葵丘驻扎了一年。然而到了第二年瓜熟时节,齐襄公并未派人换防,于是连称、管至父派人给齐襄公送了一些瓜,作为提醒。但齐襄公不知道是没有会意,还是假装不知,瓜是收下了,但却始终没有派人换防的消息。又过了些时日,二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就通过一位大臣向齐襄公求情。

    这时候齐襄公正在忙一件大事,听到二人要求换防的消息,很不耐烦地说:“我是国君,什么时候换防,自然是我说了算,让他们继续等待命令。”明明说好的是一年之期,这下变成了无期徒刑了,连称、管至父十分恼怒。你堂堂一国之君,岂能言而无信!于是,他们向公孙无知发起了牢骚。

    公孙无知又是谁呢?此人是齐襄公的父亲齐僖公的侄子,也就是齐襄公的堂兄弟,齐僖公对其非常宠爱,以至于其衣服、礼仪等种种待遇都和太子一样。不巧,这位太子正是我们的主人翁齐襄公。所以他在即位之后便降低了公孙无知的待遇,这令公孙无知十分不满。所以,连称、管至父便利用二人的矛盾,唆使公孙无知发动叛乱。正好连称的堂妹是齐襄公的妃子,但不受宠爱,于是他就利用堂妹作为内应,公孙无知答应她,事成之后封她为夫人。

    转眼到了十二月,齐襄公去姑棼巡游,并在贝丘打猎。齐襄公看到了一头大野猪,有个随从却在一旁说:“这是彭生变的!”随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公子彭生含冤而死,所以为其鸣不平。齐襄公大怒,说道:“彭生还敢来见我?”于是弯弓搭箭,朝野猪射去。就在这时,野猪却像人一样站起来,并不断嚎叫。齐襄公心生畏惧,便从车上摔了下来,伤到了脚,而且还弄丢了鞋子。

    齐襄公受伤的消息很快被连称的堂妹传了出去。公孙无知、连称和管至父闻讯,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便立刻带领一些亲信,混进了齐襄公的行营。有连称的堂妹带路,所以三人很快来到了齐襄公的寝宫,并将其团团围住。受伤之后的齐襄公心情烦闷,此时正在为一件小事惩罚一个名叫费的侍从,直抽了他三百鞭子才解气。

    费受刑完毕,走了出来,正好撞见意欲弑君的众人。见他们来者不善,手持利刃,费立刻明白了他们意欲何为。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费连忙说道:“你们来得正好,我刚刚被那个昏君打了三百鞭子,差点丢了小命,我现在恨不得马上杀了他!”

    费一边说,一边脱下衣服,露出皮开肉绽的后背。谋反的三人见他的确伤痕累累,便相信了他的话。费又说道:“宫里现在还有不少人,我先进去打探一下情况,你们在这里等我的消息。”

    但这只是费的脱身之计。虽然齐襄公昏庸无道,但费却忠心事主。他连忙跑进寝宫,告诉齐襄公,外面有人谋逆弑君,已将寝宫包围。齐襄公顿时吓得六神无主,但又无路可逃,只好先找个地方躲起来。费将宫内的其他人都召集过来,堵在寝宫门口。公孙无知等人在外面等了许久也不见费出来,便知道事情有变,便带人冲进寝宫。寝宫毕竟不是兵营,只有一些手无寸铁的侍从,而且人数又少,所以这些人三下五除二便被解决掉了。

    寝宫被公孙无知等人围得水泄不通,所以他们知道齐襄公肯定逃不出去,便四处搜查,不一会儿便将人揪了出来。齐襄公吓得瑟瑟发抖,跪在地上,不断磕头求饶。连称怒斥道:“你这个毫无信义的昏君,今天你的死期到了。”手起刀落,一代昏君就此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齐襄公私通亲妹,败坏人伦;滥杀诸侯,不讲道义;诛杀彭生,毫无廉耻;不守承诺,失信于人。最终,齐襄公为自己的种种恶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由此可见,坏事做尽,必遭天谴。人生于天地之间,始终都要有所敬畏,齐襄公违背人伦、寡廉鲜耻、背信弃义的行为不仅导致自己横死,还引发了齐国的一场君位之争。

    齐襄公突然暴死,并未指定接班人,所以齐国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为了避祸,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也逃了出去。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齐襄公无后,大臣便决定从两位公子中挑选一位即位为君,到底齐国下一任国君是谁,请看下一章:《甩手掌柜却首霸诸侯》。